()大韵王环视了一眼众人,见他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讨论着轩辕明的建议,也未多加阻挠,静静等着他们讨论的结果,直到底下开始渐渐安静了下来。
“众卿听完有何意见?”大韵王向着底下似乎已有结论的众人问道。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道:“臣觉得将冬崎拉入这趟浑水是极好的方法,三方制约形成对峙之势,玉林必然不敢贸然出手,只是冬崎是否为可靠的盟友,这一点还未可知,臣有所担心。”
“老二,你与冬崎多番接触,你怎么看?”大韵也觉得兵部尚书的担心不无道理,对着轩辕明问道。
“儿臣见过冬崎王一次,也与冬林有过几番接触,儿臣认为他们都并非十分有野心之人,且玉林也曾打算干涉冬崎内政,他们早已不信任玉林了,但在利益面前,人心不可测,因此儿臣也认为范大人担心得有理,所以试一试便知道了,父王可修书一封,只求冬崎出兵助阵,将大军压到玉林边境即可,无需真的开战,若他们同意,就充分说明了他们的诚意,若不同意,自然也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需要做好二手准备,向民间征集军粮先准备着。”
轩辕明一番言论引得下面一阵安静,众人都在细细口味着他话里的意思。
“好!此法甚好!”龙座上的大韵王听后龙颜大悦,大声称赞道。
接着下面的众臣也反应过来,纷纷点着头,唯今之计也只有如此,若是冬崎真有诚意,此次危机就可以解除了,玉林之后也必不敢轻易来犯。
“王上,此事重大,臣认为应当派一名重臣前往冬崎商谈此事。”许尚书出列奏道。
“那爱卿认为谁最适合?”大韵王问道。
“臣认为二殿下最为适合,二殿下与冬崎王有过接触,让他作为使者与他商谈最为适合不过。”许尚书拱手答道。
轩辕熙一听,微微回头,向司马太尉使了一个颜色,司马太尉见接受到信号后也站了出来。
“臣也认为二殿下最为合适。”司马太尉附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