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莅阳公主烧香拜佛

琅琊王 齐兴堂 2260 字 11个月前

南楚屯兵大梁边境的幽冥江边窥探,霓凰郡主镇守南疆足以抗拒南楚兵将。西边的西夏有了萧景睿形势变了,萧景睿是南楚的王爷了。两路大军同时进犯大梁,萧景琰不是没有把握挡住是直接挡不住啊!西南一旦开战,东北西北必然呼应。大梁四面受敌,大有被瓜分的可能。

蔺晨道:“所以不能让莅阳公主离开大梁,萧景琰走的也是险招。景睿的母亲在大梁,投鼠忌器也是制约南楚西夏最有效的一招。这可是晟王和景睿的死穴啊!琅琊阁帮了莅阳长公主,日后怕是少不麻烦缠身了。琅琊阁,毕竟也的大梁一部分。本公子祖祖辈辈在这个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也是大梁的子民啊!”

民族大义面前蔺晨的感慨,感染了秦般若情绪波动。滑族被灭国屠城,又何止不是每一个滑族子民的哀痛呢。滑族灭亡已经过了两代人,往后的小孩也只是听人说起有过滑族这档子事。

年节炮竹烟花早已经销声匿迹,在一般人的眼里也就是年复一年的平常事。可秦般若不同,永远也抹不掉心里的阴影。对于国家大事,不再是秦般若思维中的主题。谁打谁,谁灭谁。已经不是秦般若关心的事,从跟上蔺晨的那一天开始,秦般若只想做一个有人疼爱的女人。相夫教子,远离纷争。

一个沧桑女子这一点很小的要求不过分,可偏偏就有人把他破坏了。失子之痛悲伤之下,秦般若心里的仇恨日与递增。本来就曾经是好斗之人,秦般若倒是与蔺晨的想法有分歧。蔺晨希望和平国泰民富安居乐业,秦般若偏执的想法希望起战争。

秦般若道:“少阁主,如果真的打起来了,琅琊阁怎么办?以后的日子,无论哪一国挑起战事。自然会殃及邻邦,大梁并不是最强的国家。如果战火烧到大梁的土地上,少阁主会怎么做?”

蔺晨道:“小若,国家种族是大义。没有人心甘情愿的寄人篱下苟延残喘,琅琊阁的前途。自然与大梁

不可分割,但本公子也不过是一介江湖布衣。对于天下纷争,也只能洞察尽力。琅琊阁强军好武,是朝廷所逼。并非本公子本意,”

秦般若为蔺晨斟上茶水道:“少阁主,如果天下大乱了。琅琊阁会不会独立,以萧景睿的资质都可成事。挣驸马就是挣西夏皇帝,每一个人心里都很清楚。日后景睿做了西夏皇帝,难道就不会变吗?”

蔺晨道:“怎么不会变,萧景睿已经变了。而且变得很快,变得很盲目。要不是变得太快,也不会引起萧景琰的忌惮和重视了。”

萧景睿西夏比武挣驸马夺魁,那就是一步登天了。住皇宫娶娇娘,是谁都飘飘然。可萧景睿没有忘记大梁孤单的母亲是孝道,但第一个得到喜讯的并不是莅阳长公主。而是南楚晟王,西夏皇帝下旨萧景睿做驸马。萧景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马传信给晟王府。信里提到了母亲,但没有很明确的说白了。

南楚皇帝得知萧景睿做了西夏驸马很高兴,这件事对于南楚意义重大。最高兴的是晟王,但皇帝和太子

的高兴也不在晟王之下。南楚的上一代皇子中,晟王是最优秀的。可后宫的战争晟王的母后失败了,晟王从大梁回到南楚时已经尘埃落定。哥哥已经是太子储君了,势力很大晟王搬不动。不久太子当上了皇帝,晟王彻底的没有机会了。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皇帝对晟王委以重任。恩怨慢慢淡去,宇文宣这个皇长子册封太子。晟王没有儿子,只有宇文念一个郡主,对于皇位,随着时间淡去晟王也没什么想法了。可琅琊阁的少阁主游历南楚,晟王知道了在大梁还有一个儿子。萧景睿横空出现在南楚,南楚皇宫不平静了。表面上的文章,也只是局限于表面。皇帝和太子,心底不可能不产生阴影。萧景睿做了西夏驸马,解除了南楚皇宫的危险警报。

南楚皇帝下旨,举国全力支持萧景睿。南楚的国力雄厚,几年前就蠢蠢欲动,窥视一江之隔的大梁。几番挑衅大梁的清幽关,都被霓凰郡主的雄师挡住了。萧景睿一举夺得西夏驸马,及时解决了南楚皇宫的危机,也是曾强了南楚的势力。一国支持,声势可想而

知。南楚皇帝的下旨了,南楚的大队人马有晟王带队即可赶赴西夏。

晟王心急见到儿子,帅王府卫队甩掉了辎重大队。晟王带着几名护卫率先抵达西夏大都,晟王想与萧景睿商议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国家大事,而是远在大梁的莅阳长公主。萧景睿在信里没说清楚,可晟王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可这件事不好说,西夏皇宫里都在忙活公主大婚事宜。萧景睿也忙得不可开交。晟王几次话到嘴边,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