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萧景琰在金陵也坐立不安,捡国主政不久就烽烟四起。为赤焰翻案,兵部的几位老将都落马了。仓促点将出征都是凑合的赤焰旧将,胜败如何萧景琰很担忧。
两个多月以后,边境传来捷报。首先接到聂风夏冬的西北军报,击退北燕大军。收复失地,驱北燕军队于阴山口以外。聂锋命副将统兵驻扎扼守阴山口,聂风夏冬亲帅一万轻骑军队驰援衮州的蒙挚大帅,待旨。先斩后奏的军报,朝廷准与不准大军已经行动了。
紧随其后,是东海卫峥的军报进京。岛夷兵船已经全部赶出东海沿海,几次激战缴获敌船二十只。俘虏岛夷武士一批,请旨裁决。在之后是云南,夜勤都传来捷报。霓凰郡主威慑南楚撤兵,夜勤反叛被镇压下去了。
四方捷报朝野震动,一片欢呼。萧景琰对聂风私自行动虽然心怀不满,可也没表现在当面。萧景琰也知道,大渝强军十几年针对的就是大梁。
梅长苏深谋,蒙挚善战。这两个人带着大梁最强的军队应该没问题,可大渝的玄布也是琅琊榜上排名在蒙挚前头高手。萧景琰最担心的,也是梅岭衮州的战况。聂锋夏冬增援东北的梅长苏,东北的战事有胜算了。
几天后蒙挚的军报呈现在萧景琰面前,大军击溃了玄布收复衮州,大渝军基本上全军覆没。玄布残部几千人逃回大渝,大梁疆土尽数收复。萧景琰很高兴,大渝才是最大的隐患。萧景琰立即传旨,举国欢庆。下旨卫峥镇守东海,没有圣谕不可回京。俘虏的岛夷战俘派兵押回金陵,交给朝廷处理。
八百里加急,两道圣旨传往衮州。命蒙挚自主留下将军镇守衮州城,大军班师回朝不得有误。聂锋夏冬也在衮州,帅一万大军与蒙挚一并还朝不得有误。
梅长苏清醒了,可谁来告诉他胜利的消息成了难题。都是过命的兄弟姐妹好朋友啊,谁也不愿意做这件残酷的事。弥留之际,梅长苏的脑子虽然有些迟钝,却也看出了异常。聂风夏冬也在这里,几位主要统领都出出进进,神色诡异。如果战事没有结束,几个人为什么不去打仗。
梅长苏道:“厦大人也来了,西北应该没事了吧。”
夏冬道:“苏先生放心吧,北燕铁骑不堪一击。几个回合,便撤出了阴山口。”
帐篷外呼呼的风声,刮得帐篷咚咚响。梅长苏道:“蒙大帅,我们怎么还在山上啊!衮州城还在玄布手里吗?”
蒙挚道:“小殊,衮州打下来了。玄布已经退到城北常山据守,大军连续作战太过疲劳。稍加修整,明天与玄布
决战。”
收复衮州是一个好消息,梅长苏听了慢慢闭上眼睛不说话了。梅长苏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了,模模糊糊的意识还以为是昨天和今天的事呢。
圣旨已经到了三天,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蒙挚按照圣旨的意思,留下了柴进镇守衮州。白是银自知自己的军功不大还有污点,回到金陵还是在蒙挚的手下当差。白是银想想升官无望还不如留下来找机会,柴进朝廷有人有后台。一旦柴进回朝述职,白是银就扶正了。白是银毛遂自荐留下做柴进的副将,柴进也很愿意两人搭档。
可蒙挚就是不下令拔营起寨开拔还朝,都不肯说实话就这么僵着可不行。过了两天第二道圣旨又传到衮州城,两道圣旨分别捧在蒙挚和聂峰手上,内容一样。“从速班师回朝,不得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