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零星几人提着木桶来打水,脸上同出一辙的愁容。
“这天气再不下雨,可就没活路了!”炎热的天气,加上迟迟不下雨,眼看被视为生命之源的水流就要干涸,浑身晒得黑红的周建军忍不住捏紧了手中的木桶。
“谁说不是呢!唉……”同村的汉子拉起满是汗水和破洞的衣角擦了擦流到眼皮上的水珠。
“别说缺水缺粮了,就这鬼天气,要是再热一点,别说家里的老小,就是我们也撑不住啊。”
“听说村尾的赵大娘昨天晚上没了……”一行的几人均是沉默,赵大娘是寡居,六七十岁高龄,平日里他们虽然经常照应,但是少不得有疏漏的地方。
周建国叹了口气:“这世道,早些走了也算是不用受苦了。”
“听说南方那边发了大水,咱们这边却连河水都要枯竭了,要不是各家都打了井,只怕我也想跟着赵红军他们一起南迁了。”赵红军一家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村子,听说是去南方投奔亲戚了。
“这一路上不好走啊,万一碰到拦路的,那可真是……”
“好了,不说了,大哥,二哥,打完水就回吧,宝儿她娘还等着煎药呢。”老三周建民想起自家发着高热的宝贝女儿,忧心忡忡的打了桶水往回赶。
“对,赶紧回去!”其他几人也也知道周家那个如珠如宝的闺女这两天发了高热,怕是熬不过去了,但也没表露出来,纷纷应道。
回家路上,路过一片荒草地,老二周建军偷偷凑到老三周建民身侧:“老三,你看我桶里,别出声。”
周建民心里一动,小心地斜着眼睛瞟去,只见那桶里隐约露出一条鱼尾,顿时瞪大了眼睛,掩下心里的激动。
身后的周建国提着桶挡在他们前面,什么话都没说,一行人急忙往家赶。
“娘,我们回来了!”三人把桶放在后院,也没急着倒进水缸,这个时候的水还有些浑浊,得等着它沉淀一会儿。
“嘘,小声点,宝儿刚退了烧,林大夫说睡一觉就没事了。”周奶奶从东侧的屋子走出来,声音压低了些,更显得嘶哑了。
“娘,我今天打水的时候装了一尾大鱼,其他人都没注意到,等会炖了给宝儿补补身子吧。”周建军指了指后边,轻声道。
周奶奶面带喜色,走到后院一看,“这些天你们也幸苦了,我瞧着这鱼差不多有两斤大,炖了之后舀出来一碗给宝儿,其他的再加点水炖,一人也能分一点。”
“都听娘的。”
“对了娘,宝儿他娘呢?小子们怎么也不在家?”家里空荡荡,似乎只有周奶奶在家。”
“卫红她哥来借粮,我和你爹寻思着,几个亲家家里估计都没余粮了,他们村去年卖了不少粮,剩的粮食不多,而且今年地里估计是靠不住了,你们媳妇儿心里估计也是操心着,干脆都让她们一人带了50斤的粗粮和番薯回去看看。几个小子也跟着去了。”
周奶奶一边转身进了堂屋,一边庆幸道:“还好去年来收粮的时候,宝儿死命哭着抓着粮食袋子不让卖,要不然,咱们家估计也落得个需要借粮的下场。地窖里还剩500斤的番薯,300多斤的粗粮,这些也够咱们吃了,还有剩下的50斤白面和细粮给宝儿吃。”
“今天借给了亲家那些粮,好歹以后别人来借粮咱也有个说法。”家里头多少粮,其他人心里估计也门儿清,毕竟去年卖粮的时候都盯着呢。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