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双歌的记忆中,吴小软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建安见到女孩时,她有些瘦弱,不是营养上的不良,而是那种多日未与同龄人交流的孤僻感,那段时日都是她这个做姨娘的主动提起带小软去哪里玩,或者是李蔓要求的。
吴小软就是笑呵呵的跟在后面,然后乖巧的说着谢谢,所以给陆双歌先入为主的影响就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吴小软如此坚定的坚持一件事,不是“姨娘,我就要那个娃娃”或者“姨娘,我就要吃这个口味的冰淇淋。”这类的小事,而是上学这种对七八岁孩子来说顶天的大事。
“小软听话,姨娘给你找个余杭最好的小学。”陆双歌柔声劝道,一桌子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两人的身上。
吴小软摇着头,“学校很好,我不想转学。”
女孩再次拒绝,这让陆双歌有些难堪,尤其是这么多人看着呢,不说别的,程艳等人已经开始笑了,“小孩子嘛,都有个性,长大就好了。你先把学校手续办好了,在新学校上两天就习惯了。”
这种听起来像是应该背着孩子干的事却没有背着孩子说,这是父母的通病,丝毫不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类似他们的所有物,什么事都该听他们的。
吴小软有些生气,觉得这些大人好坏,虽然她们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坏事,但就是让人讨厌,在慕士山这半年,她再怎么成长,到底还是个孩子,此刻被气的都快哭了。
泪水在女孩眼睛里打转,有些哽咽,“我爸爸就是在那学校毕业的,爸爸也希望我跟他上同一所学校的!我是不会转学的。”
“人都死了,提这个干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听你姨娘的。”李老爷子也发话了,无论长辈再怎么样,毕竟还是长辈,怎么敢顶嘴?这是他从小受到的影响,此刻也施加给了女孩。
陆双歌有些为难,看着女孩小兔子一样的眼睛有些心疼,掏出纸巾想给女孩擦拭泪水却被女孩推开了,她在生气。
正在纠结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喊叫声,有人登门了。
农村极少关大门,因为彼此知根知底,而且家里总留人,不会丢东西,更何况春节期间总有人走亲戚,更不能关门。
“爸,我去看看,我估计是邻居来拜年了。”
四儿子李明浩擦了擦嘴披上一件外套走了出去,前后过了不到两分钟就回来了,一进屋脸惊奇的看了看李明显,然后才跟李老爷开口说道:“爸,村长来了,就在外面等着呢,说是来拜年来,然后”
话说了一半,就被李老爷打断,“那你怎么不把村长请进来?让人在外面傻等着?”村长董钟在本地是手握大权,平日里村里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最近有开发商看上了村里的耕地,要盖度假村,更是有不少商人请村长吃饭,出入都是豪车,开发商都指望着村长能说服村民,谈个好价钱。
有这么一出,村长更是走路都带风了,平日里见都见不到,此刻竟然来拜年了,李老爷子瞬间感觉自己脸上有光。
李明浩有些无奈的摊开手,“我说了啊,但是外面来了不是他一个人,还带着四五个呢,董村长说就不进去了,这些人还是他带着来见二哥的。”说着又看了二哥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