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断笔立誓”后张琰再也没有写过文章,他被免去希望文学社社长职务之后,再也没有去过文学社。那个曾经令他心驰神往,带给他无尽快乐的殿堂影响到他的学习后,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文学。
就要毕业了,所有的记忆都将成为过往,星期六上午,张琰来到文学社,他想再看看这个曾经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地方,顺便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收拾一下带走。
这里永远都是慰藉他心灵的地方,在四年的校园生活中,每当他失意惆怅的时候,这里就是他独自疗伤的港湾,一本本《希望》杂志和在他笔下流淌着的一个个文字,就成了自己心里的喃喃心语,他和胡宛如一波三折的爱情到了低谷时,他就会躲避在这里独自抚摸着内心的伤口。
在洛明工业学校四年的中专生活中,文学社永远都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这里没有忧伤,没有烦恼,也没有同学们鄙夷的目光。坐在这里写下一个个字,他的心情也就会变得舒畅平和。
看着自己曾经坐过的座位,张琰不由得感怀起他在工校的四年时光。当年离开家乡来到洛明工业学校时,后稷中学初三(1)班班主任胡华贵还专程赶到家里给他送来了那本《追梦少年》作文选。他怎么能忘记,当年加入希望文学社的幸福和兴奋,还有胡宛如对他写作的鼓励……
这时,门突然开了。
常诗诺轻轻走了进来,春夏之交正是大家乱穿衣的时候,今天,常诗诺穿着一身很特别的套装,上身是淡绿色的宽松t恤,圆领,领子下方带着个小“v”型开口,开口下面横着一个精致的布条打结而成的纽扣。她的手伸进黑色的长裙双侧斜插口袋里,无拘无束,裙摆上还绣着一束梅花,虽然零零星星只有几朵,但枝头夸张的拖着长长尾巴的喜鹊,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梅花的精致,裁剪合体的服饰体现着她的曲线。
进门后,她的那双手始终没有从裙子斜插兜里掏出来,只是慵懒地转身用胳膊肘“砰”地一下把门关上。
“哎呦!稀客啊!你怎么来了?你还记得‘希望’的路啊?”常诗诺调皮地说。
“你这是什么话?我是咱们文学社的人,怎么就不能来?”张琰说。
“哪里哪里?我还以为你把咱们这些兄弟姐妹给忘了呢?你们都是国家栋梁,是国防力量,哪里像我,学的是什么会计专业……唉!一个给人算账的破专业!“常诗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