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与父作别

()张琰根本没有注意到夜色里父亲的脸庞,在影影绰绰的灯光里,他怎么能发现父亲眼角还挂着一滴泪珠?

“爸爸,你说你是老三届?”张琰问。

张有志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只是继续说:“今天,看到你们这些同学我很有感触,你们年龄差不多大小,我相信你们许多人身上,也都承载着父子两代人的夙愿,你们能来这里上学,我为你们每个人高兴。我还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跟你一样是从农村来的。太好了!从现在起,你们就都成了商品粮,要吃国家的饭,要给国家做事了。”

“爸爸,商品粮重要吗?”张琰问。

“废话!考上中专成了商品粮这叫鲤鱼跳龙门。”张有志说,“这就相当于王母娘娘在天上划拉出来的那条银河,谁也无法逾越,银河两岸完全是两个世界:河这边是商品粮,河那边是农村户。虎凭山,官凭印,人的身份重要的得,要是没有特别的身份,那就永远不可能是一个特别的人。”

“有些人的运气好,我们后稷中学一个同班同学,平时学习都不咋样,胡老师都说他要考个高中几乎都不太可能。谁知人家这次中考,还把咱县高中给考上了。”张琰说。

“琰琰,你永远记住,不要把运气当本事。到这个学校的哪个学生靠得是运气?都是这些年熬出来的。学习跟做人一样,都得耐着性子去熬。”张有志说,“到这里后你要学会做人,做人就要本分,要踏实,要义气,对别人也要恕,明白吗?”

“恕?”张琰有些纳闷地问。

“就是不要咄咄逼人,别人要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什么事,你要学会原谅人家,不要得理不饶人。”张有志说。

他们说着说着就在校园里转了一圈,这时已来到了校门口。

王小玲跟爸爸恰巧从校外回来,灯光下他们宽宽短短的影子一前一后,正朝校园走来。

“张老师,你们准备出去逛街吗?我们刚在外面吃了顿饭。你别看这是一个镇子,比咱们县城都大,都热闹,这会夜市摆出来了,赶紧去吧。”王小玲爸爸说。

“不了。我准备回去。”张有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