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对决

大堂中间早已升起了一幅小比例尺的江防地图,上面用红蓝箭头标示着日军各部的动向。巴雅尔双手撑在沙盘上方,望着那橡胶做成的群山,与一条弯曲的蓝色布条代表的鸭绿江,喃喃自语。

“下游大东沟,位于鸭绿江的入海口附近,攻下这里,日军就可以从海上运兵,实现海陆联合作战。”

“中路九连城,南拒义州,西通凤凰城,是鸭绿江北岸最重要的军事要地,又是我军部核心所在。山县用兵一向大胆狂妄,未必就没有直取中路的可能。”

“上游安平河口,是鸭绿江全段水流最平缓、地势最开阔的地方,浅滩密布,可徒步涉水而行,最易渡河。”

“上中下三路,各有各的好处,山县有朋到底要打哪一路呢?”巴雅尔不由抓抓脑袋,拧紧了眉头。

防御战虽然有以逸待劳的优势,但也很容易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就好比赌桌上猜大小,一旦下错了注,将兵力浪费在了敌人不曾重点进攻的方向,就会造成以少对多的不利局面。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堂外亲兵忽然来报:“孚郡王来了,现在情报处等候将军。”

巴雅尔顿时喜出望外。

情报处里的小院里横七竖八摆了十几张榆木高桌,载澍正带着一百个文书官,把一摞一摞的桑皮手抄卷从箩筐里取出来,摆在案上。

见了巴雅尔,两人半空中击了一掌,重重拥抱了一下。来不及寒暄,载澍便道:“这都是你要的,朝鲜难民关于日军动向的供词。但是内容太多了,又散又乱,皇上让我把盛京衙门里识字的人都调来,帮你一起找。”

巴雅尔顿时道谢不绝,命人火速拆看:“优先找近期日军抓捕朝鲜难民伐木、砍树、制作渡河工具的记录!其次找日军内部军粮运输相关的口供。”

众人轰然应是,顿时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这次清军狗屎一般的情报工作,终于有了显著性的突破!

虽然这并不是因为北京的谍报机构开了外挂,仅用三个月就成功杀入日军内部,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无数的免费眼线——朝鲜百姓。

清军撤退的时候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平民的行为,虽然给日军以搜刮补充粮食的机会,却也刷爆了朝鲜民众的好感度。

加之平壤陷落前,朝鲜王太子李坧化装成平民,随驻朝总督袁世凯一道潜逃至盛京,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

席间,李坧向光绪称臣献礼,恳请他尽快挥师南下,解救朝鲜人民于水火之中。这无疑给清军套上了正义之师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