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新军

然而太后是怎么想的呢?太后自己也怕啊!

慈禧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相当分得清轻重缓急——在她眼里,自己的小命>自己的权利>国家主权。光绪跟她的矛盾,属于“自己的权利”这个层面。在面临性命之忧的时候,次要矛盾可以缓一缓。

太后召皇帝与众臣至颐和园,迅速通过了组建配备火/器的新式城防军的提议,但是谈到怎么组、由谁组这个问题,场面就陷入了微微的凝滞。

拜康熙去世的时候一言不合围了畅春园、拥兵继位的雍正爷所赐,清朝的历代统治者都对京畿护卫这个问题,看得比天还重。

这支即将组建的新军,配备了新式火器,战斗力必将远超原来的守卫部队。

如果载湉掌握了这支人马,颐和园就在他的掌控之下,随时可以效仿李世民玄武门之故事,分分钟请太后退位养老。

如果慈禧掌握了这支人马,光绪就永远是她手下的儿皇帝,一言不合就可以圈起来,当人形盖章工具使用。

帝后两党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分毫不让,太后想让李鸿章的门生、朝鲜总兵袁世凯来指挥新军。

然而袁世凯这个出卖戊戌变法的头号刽子手,若桐早就在光绪面前,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黑了个遍。况且有巴雅尔在,这个新军总兵的人选,载湉绝不做他想。

他轻飘飘地回太后道:“袁世凯在朝鲜为官时轻浮放纵,纳了好几个朝鲜女子为妾,为人未免有贪酷好色之弊,岂堪为一军之长?”

慈禧道:“水至清则无鱼,皇上也忒吹毛求疵了,将军只要能带兵打仗不就行了?”

载湉毫不示弱地与她对视:“西山大营的郑提督也是老将军了,他难道不会打仗吗?西山的士兵不还是吃喝嫖赌抽?一支军队要有战斗力,必须得严明纪律。可是如果连统帅都不能以身作则,在驻地纳异族女子为妾,还谈何军纪?”

“放肆!”慈禧重重一掌击在案上,“你是说哀家用人不当了?”

然而皇帝早不是当日那个被她一语吓得诺诺不敢应声的孩子了,载湉一点请罪意思也没有,只是略低了低头,毫无诚意地说:“太后息怒。”

总的来说在组建新军的问题上,颐和园占据了绝对的先发优势,现在京城周边军队的首脑,九门步军统领、西山大营提督和绿营提督都是她的人。太后自然不可能将这样的优势局面拱手相让。

但小皇帝也不是三年前那个弱小无助,只有翁同龢带着几个汉人书生支持的样子了。现在的帝党,有钱,有渠道买装备,有人懂指挥训练,在百姓中还有威望,要是太后不同意,他们大可另起炉灶,招兵买马,自己搞一支队伍。

慈禧想到这里不由恼羞成怒:“既然总兵的人选,我和皇帝有分歧,那就此事就容后再议。反正训练新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急不得。”

得,又是这套“明知是进步的东西,可为了不让你占便宜,我宁可大家一起落后到死”的逻辑。

载湉早已料到这样的局面,跟翁同龢对视一眼,笑道:“皇额娘别急,儿子还有一计,请额娘斟酌。”

“哦?皇帝有何妙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