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陈意也是大人身边的护卫首领,他赚的银子够三儿享福的,再说大人还给了我不少铺面,我们一家过得很宽裕,九儿不用担心就是。”
乔宝莹简直高兴坏了,她一个人呆在这主院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坐牢似的,现在有了喜姑,虽然齐氏不能来,不能像以前在巴蜀时一样三个人有说有笑的,但有了喜姑,她也知足了。
喜姑将院中的事务安排妥当后,李江就将所有账本送了过来,要乔宝莹行主母之事?她看了几眼就交给了喜姑,“这院里院外的有李江就成了,府中主子就两位,我干嘛还得行主母之事?”
喜姑一听,面色微微一变,拉着乔宝莹的手,两人来到花厅,喜姑劝道:“一府之主,主内与主外,大人自是主外之人,九儿自是主内之人,礼该如此,当年老夫人也是这样过来的,何况这也是九儿的本份。”
乔宝莹听后,便笑着接受,以前在巴蜀没有这么多的规矩,看来是自己的思想跟不上苏辰的脚步,既然这样,那就管着吧。
喜姑给她倒了一杯茶,忽然问道:“九儿可有出府看看,对京城感觉如何?”
“京城挺好的,只是苏辰叫我不要出府,毕竟身份尴尬,若是被人看到就会落下把柄。”
“九儿跟大人不是会易容之术么?为何不易容出门。”
话是这么说,乔宝莹忽然意识到,苏辰为何不让她出府呢?
喜姑见她这模样,像是明白了什么,又道:“其实不出去也是可以的,毕竟外头也乱,在府中多自在,
我不是陪着九儿么。”
“喜姑也是这么认为么?我还想着要不要跟苏辰说说易容的事,我的确是想出门一趟。”
喜姑沉默了一会,话题一转,说到了黎三的身上,喜姑说道:“陈意这人的确有本事,曾几次遇到险境,都能脱险,九儿,我思前想后,若是陈意有心想纳妾的话,我会劝住三儿准了,只要男人心目中有她就成。”
乔宝莹微愕,喜姑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于是反驳道:“陈意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纳妾的,他这么喜欢黎三,再说陈意每日那么繁忙,恐怕也没有这么多精力风花雪月。”
喜姑却是端起杯子饮了一杯茶,轻咳一声,说道:“其实男人纳妾也是正常的,九儿,只要男人心里有你,也不要在乎这些。”
乔宝莹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师娘当年不也强势的不让先生纳妾,先生也尊重着师娘的想法,两人在一起这么多年,直到白头,两人的感情还是这么的好
。”
喜姑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她嘴唇动了动,接着又停住。
“喜姑,你可别劝,不仅黎三跟我一样,我想着所有的女子都是这样的想法,只是有些女人强势,有些女人却没有办法,毕竟这时代的女人都是依附在男人身上,否则连生存都难,所以才不得已为之。”
“好在,苏辰他不会负我,我们两人跟在巴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他对我依旧那么的好。”
喜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是张了张口,又有些欲言又止。
有了喜姑在,果然过得就舒心多了,连苏辰晚些回来,乔宝莹都不那么的盼望了,她跟喜姑正在厨房里做饭呢,一抬头看到门口站着的苏辰。
他已经换下了官服,一身白袍加身,衣襟和袖口绣制的依米花,让乔宝莹有着一股亲近之感。
她来到苏辰身边,将他推出去,说道:“厨房里油烟味儿重,你要不去书房里处理一下公务,呆会我叫
下人去叫你。”
苏辰只好点头,在她额上印下一吻就走了。
乔宝莹进厨房时,就看到喜姑一脸的笑意,“你跟大人的感情真的是十年如一日,当年我在老夫人身边时,看到大人拜师入府,看到你们排除万难,一步一步走来,而你们两的感情却始终都令人羡慕,老夫人当年就说了,大人是一个重情义的,九儿是一个温柔的,你们在一起,才会有大成就,果然被老夫人看中了。”
乔宝莹被喜姑笑得都不好意思了,只好垂下头去接着做饭。
饭菜做好,本是想叫个下人去找苏辰的,乔宝莹想了想,决定自己去找苏辰,她脚步飞快的朝苏辰的书房走去,想起喜姑的话,她竟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见到苏辰。
只是当她来到书房外,里头的声音却让她忽然止了步。
“李江,上次我没有说你,你还当真把苏府当她吕
家的后院了,东院的那一排槐树不准种,东院就该有个东院的样子,主院尚且朴素,东院也只能如此,若是她再闹,你就说是我说的。”
“大人,吕姑娘说过两日想入府看看东院的布署,还问了大人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了再派人通知她,所以东院之事,不如等两日后吕姑娘来了再说?”
苏辰却是冷哼一声,“跟她说,我没空,还有,她是未出阁的姑子,这样来我苏府是何意思?”
李江却是面露难色的看向苏辰,苏辰阴沉着一张脸,说道:“我与吕家的婚事,绝不可以告诉九儿,不管以后谁入府,九儿都是当家主母,她只住主院,主院是所有后院女人的禁地,可懂?”
李江连忙应下,看来吕姑娘入府一事是不可能了,只是先前大人还容许着吕姑娘胡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