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和李氏停歇了,乔安说道:“莫不是两人不在家里头,而是在九丫头的院子?”
李氏觉得有可能,转身便朝乔宝莹的院子走去,却被乔安拉住了,“你傻啊,秀才郎在,咱们过去若是
惹怒了他,万一他再在从中作梗,搞不好咱们的儿子便回不来了,咱们只能在六丫头的院子外等,我就不相信六丫头一直不回来了。”
乔六和邵南在院子里头听到这话,两人相视一眼,决定以后进出门都从酱坊里过,实在不想招惹外头的爹娘。
两个月后,乔文洋一个人便走路从县里头回来了。
那会儿乔宝莹正在苏继的铺子里,见到乔文洋,微微一愣,这乔文洋不是服役两个月么,人不但没有瘦,反而胖了一圈,可是却是没有什么精神气儿,他经过铺子门口的时候想了想,便往铺子里头来。
乔宝莹借势便走到了院子后头,陈三上前问道:“要买什么?”
乔文洋指了指架子上的喜饼。
陈三便把喜饼拿了下来,问道:“要多少?”
“一斤吧。哦,不,两斤。”乔文洋便从袖口里拿出银两,竟有一两银子。
陈三瞥了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便给他称了两斤
喜饼,收了十文钱。
待乔文洋走了,乔宝莹才从后院出来。
陈三瞥了一眼乔文洋离去的背影,说道:“他刚从牢里头出来,手里头居然还有一两银子。”
乔宝莹微惊,先前苏辰不是说过,乔文洋身后有指使的人,不然他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还有胆子跑县里头去,那这银子必是背后的人给的,莫不是给他这两个月牢狱之灾的补偿?”
乔宝莹把这事儿告诉了苏辰,苏辰得知乔文洋回来了,他生心一计,决定揪出他身后指使的人。
百溪镇一家酒楼里头,乔文洋穿了一身新衣裳在窗户边的桌子上坐下,似乎在等一人。
苏奕一身贵气的袍衫脚步匆忙的走了进来,看了乔文洋一眼,便往楼上使了个眼色。
很快两人一前一后的上了楼进了包间。
包间内,苏奕便说道:“苦了贤弟,害你坐了两个月的牢。”
乔文洋先前倒是有郁气的,可是刚从牢里头出来,
就得了苏奕这一两银子,高兴还来不及,哪还有什么想法,于是摇头。
好酒好菜上了桌,苏奕劝着乔文洋吃,待乔文洋吃饱喝足,他才开口,“以后在村里头就多亏贤弟帮忙看着了,但凡我哥有点风吹草动的,一定要来告诉我。”
乔文洋得了恩惠,再三保证。
于是苏奕从袖口拿出二两银子放在桌上,乔文洋看到银子,双眼发直,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这银子我是可以给你,但你可得记住了,不管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把我给透露出去,但凡你二姐夫家里的事,哪怕是买个山头什么的,你也得一一向我汇报,以后的银子还多着呢,好好干。”
乔文洋连连点头,得了那二两银子,心花怒放,忙收回袖子里。
两人从酒楼告了别,乔文洋想也没想的便冲到东市,买下了牛车。
先前的一两银子花了一些,再加上在家里私藏的一
点,合着这二两银子,买了牛车后他还有剩下的,便买下了十斤肉一并带了回去。
乔文洋赶着牛车回村的时候被村里人发现了,不少人指指点点的,都说乔文洋这牛车在哪儿租的,回个村也要租个牛车,哪来的银子,他们家还欠着村长家里三两银子没还,便舍得这么花销了。
乔文洋可不管,见着人了便说自己买了辆牛车,很快村里人便传开了,乔安一家开年才建的屋子,哪来的银子买牛车,若真有那银子不应该先还了村长家的债么?
乔文洋心情愉快的把牛车系放在槐树下,徒步入屋。
来到院门口,便皱了眉,家里头这门框子怎么这么矮这么窄,这牛车要怎么进得去,瞧着是要拆了重新弄一下了。
进了院子后,李氏正在洗衣,见他一脸喜色的进来,于是问他今个儿上哪儿去了,乔文洋便把自己买了牛车的事说了,接着把手里的十斤肉往李氏扔了过去
。
李氏双手接住,一看是十斤肥瘦相宜的肉时,双眸大亮,听到儿子买了牛车,将信将疑的把肉放回厨房,跟着乔文洋出门一看,果然看到槐树下的牛车。
此时村里人都围在老槐树下打量,李氏大喜过望,回身喊了屋后头的当家人乔安,便一同出门,一家三口把牛车赶回来。
可是进院子的时候,门框太窄小过不去。
村里人看着三人的窘态,皆是笑了起来,有人建议道:“把板车给缷了,就能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