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身的仕子越发的艰难,也正是我夫君看中苏秀才的这一点,惜才之心,提携一二,可为国之栋梁。”
乔宝莹很是感激,今日也学到了不少,可就是不知苏辰在前头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难处,那么多的人,还得当场考验学识,要有多大的勇气。
这一日过得极慢,乔宝莹呆在姚氏身边也没有心思讲故事,便陪着姚氏拉家常,听喜姑和陈意说一些各地的风俗,还说到了哪些小吃最是好吃,天南地北的,倒也听了一耳见闻。
到傍晚,前院来了信,说苏秀才喝醉了,今个儿怕是不能回去,要不住在府中。
乔宝莹从来没有想过会住在伯府,姚氏听到这消息倒是挺高兴的,说道:“这宴席也散了,事情都定了下来,你还忧着什么心,今个儿夜里还能陪着我老太太讲会儿故事,就你故事多。”
乔宝莹听那传话的意思,这拜师宴也算是圆满的结束了,且在宴席上似乎也没有出什么状况,这下她心安了。
夜里给姚氏讲了聊斋,这些都是短篇故事,也免得吊人味口,不过夜里头讲还真的有些恐怖。
这时代即便是伯府灯火通明,可还是静的可怕,再一听这故事,倒是怪吓人的。
偏生姚氏爱听,喜姑是一边怕着一边要听,陈意却是不怕,但也坐着没动,就一直听了一耳。
说起狐仙报恩的故事,陈意忍不住点评,“与那民间的话本子差不多,不过倒是没有这个好听。”
乔宝莹自然一夜都见不着苏辰了,苏辰喝醉必是在
前院住下了。
第二日,乔宝莹大清早的起来了,早上看到喜姑,见她脸色有些不好,像是睡眠不足似的,于是担忧的问道:“喜姑,你这是怎么了?”
喜姑有些不好意思,说是昨个儿故事听多了,夜个里睡不着,到了后半夜才眯了一会儿。
这个乔宝莹有些愧疚了,喜姑年纪约有四十上下,一夜未睡,除了精神不佳之外,倒也没有什么。
陪着姚氏吃了早饭,乔宝莹才收到前院来传话,说苏秀才准备出府,叫乔宝莹也跟着一起出府,两人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