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茶室,明月还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乔宝莹也不知从何安慰,便说不如两人去逛街怎么样,明月同意了。
这想这次两人在街头遇上了汪公子的书僮木简,木简见两人提得重了些,便上前帮忙,乔宝莹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可是心好,反而明月却显得别扭些,到了客栈门口便从木简手里拿了自己的东西,一声不吭的上楼去。
乔宝莹刚要上楼就听到一楼尾有一群读书郎正在争吵,闹腾的像菜市场似的,往那边一瞥,乔宝莹看到苏辰站在里头,他身边的是汪子渔,而站在苏辰对面的是赵清风。
此人身边跟随了一群读书郎,个个围着他,以他马首是瞻。
乔宝莹看了两眼,见苏辰面色不改,与汪子渔还能眼神相通,便也没凑过去,而是直接上了三楼。
苏辰很晚才回来的,原来今个儿他又与赵清风起了争执,大家不知为何讨论到林知县最近的一桩案子上
,那案子至今没有查出来,杀手下落不明,几位读书郎原本只是提了提,没想赵清风对这案子还有一些见解。
苏辰觉得这些见解估摸着怕是赵文欢的一些想法,先前过年时节曾打过一次照面,他跟林知县相处不错,时常上县衙帮着提点意见。
做为一位童生,还不曾考上功名,赵清风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详细的地方,但苏辰听后却是另一番见解,倒与汪子渔不谋而合,正因为汪子渔有影响力,于是读书郎中分了两派,便这么的吵了起来。
乔宝莹只觉得他们也真是无聊,放在前一世高考的时候,在这节骨眼要下考场,谁还有心思讨论国家大事,还是赶紧读书背书去。
苏辰又翻出那本《汉公冤案》,忍不住说这本手摘真正是好,汉公着实有才。
客栈里头除了白日里读书郎的争执,一到晚上却还是安静的。
到了子夜时分,酒楼的门却是忽然的开了,赵清风带着书僮匆匆从后门出去,出了大街,往西侧街走。
来到一家大户门前,只见门口两只威严的石狮立着,朱漆大门紧闭,书僮上前敲门。
门内打开,里头的人一看到书僮便悄无声息的引着两人入了府。
书房内,赵文欢有些疲惫的坐在主座上,赵清风却站在堂前回话,“大伯,你叫我打探的事已经打探到了,秀才楼里姓汪的那位,家里本是行商,有一位亲叔久住京城,乃京城里五品官员,姓汪的从小在京城长大,资源丰厚,此番返乡回原籍赶考,恐是案首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