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凤黛眉微皱,一双十分好看的丹凤眼眯了起来,说道:“这棺山梁啊,是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这么叫的,因为最早的时候,应该是明朝,对反正是古代,有一任地方上的总兵,进大巴山剿匪。因为匪巢在深山老林子里面,宜进不宜出,当地村民也是忌惮那一伙土匪,所以没人愿意合作,这棺山梁的名字,就是从那个时候被人这么叫的,一直延续至今...”
徐小凤三言两语,便把此事给娓娓道来了。
原来在古代的时候,具体年岁,徐小凤也不知道,毕竟这种传说往往都是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时至
今日早已有了偏差。
古代总兵进山剿匪,但是因为不熟悉山路,损兵折将。后来遇到了这徐家岭的一个老道士,老道士早些年的时候在东南当兵,是戚家军的后人。便带着那个明朝总兵进山,取的是一条小路。
途径一处类似一线天的悬崖,却看到悬崖两侧,树立无数悬棺。那些悬棺嵌在悬崖绝壁的石缝当中,一口一口的悬棺也不知是什么年月就在那里的,如同一尊尊的杀神一样,悬在悬崖绝壁之上。
那总兵行军于此,抬头一看,却看到周遭全是悬棺。当即慌了心神,坐下的骏马也惊了。
士兵们议论纷纷之际,总兵再看那老道,竟然不知去向!
一众士兵在这悬崖绝地的最下方,最怕的就是悬崖上面,若是出现敌酋,放矢投石,那可真是灭顶之灾。
总兵当即命令人掉头撤兵,退回巴中再谋打算。
却不曾想大队刚掉头,突然一口悬棺便从那悬崖绝
壁上坠落下来。
悬棺年代久远,还未落地便已经化作齑粉,里面尸骨也一并落了下来。
只是当那尸骨落下来之后,众人这才看到,尸骨里面的正是一个身着道服,但尸首已经完全干瘪的道士。
而在那老道士的棺椁里面,更是有无数陪葬器具。这些器具用竹筒包裹,竹筒里面裹着一层极为软盒的蜀锦,内里还有不少的干草鹅绒做填补,摔下来之后虽说有折损的,但一些陪葬的金器却是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