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人屠

乡野小村医 宜飞 1722 字 11个月前

一听到陈阳这么说,彭踬便立刻眼冒光芒,凑近到陈阳身侧说道:“小天师但问无妨,我等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阳看着眼前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三尸,便问道:“你们和我说说,化境,哦,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见人生,之后修炼之路,该如何?”

“见人生,得道修行,长路漫漫,一个见人生,有的人需要用一辈子去看,有的人,则需要一天,一个时辰,一个月,各不相同。看的是悟性啊。”上尸彭踞眯起眼睛,他的神情严肃,却也谈不上是故作深沉。

“就是就是,我只记得,东晋年间,单说步入化境的高人极多,那才是天地间灵韵最为充沛丰富的时候,单说那道教大能葛洪,就用了三十年来见人生,五十年来见阴阳。众人皆知,他八十岁寿终正寝,却不知,凡人眼中他早已尸解,隐遁深山,但在见众生的境界上,葛天师却用了足足两百年!”彭踬侃侃而谈起来,谈及的便是道教东晋大能葛洪,也正是写了《抱朴子》的那位大神。

“两百年?”陈阳眯起眼睛,只觉得有些头大。

两百年间,天地变化,天地山河早已改变多时。

按照葛洪老祖死后再推两百年,便是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南北朝。

“说起南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毕生也为窥探到

化境边缘。但是辞官归隐山中之后,一日进精堪比毕生所学。还真应证的那句,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道理。八十岁那年,在山中,也不知参悟到了什么,见了众生,尸解之后,四十九日之内便羽化成仙去了,妙哉,妙哉啊!”下尸彭蹻一边念叨着一边咂摸着嘴巴。

“你们说的这些,本就是道宗大能,说点我懂的,我了解的,或者印象深刻的。”

听着陶弘景和葛洪,虽然陈阳是学中医的,知道前者是南北朝时期的方士大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化学天才。后者亦是如此,道医自古以来不分家,这葛洪在医药方面的贡献,比起陶弘景只多不少。

但是这二人一个是晋末时代的,一个是南北朝的,二人所处年代虽然相隔不远。但是对于陈阳来说,这二人所处的年代十分尴尬。

竟不是春秋战国那样金戈铁马,也不是南北两汉的那般厚重,更没有三国那样处于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历史上对于这二人,葛洪稍好一些,但是那陶弘景,教科书上最起码记载的只是只言片语,内容十分的少。

陈阳是个学渣,历史也就仅仅知道三国有个刘关张

,曹操早年是个治世能臣,眼看着天道崩坏,国不将国,这才成了枭雄。

可以说陈阳对待历史的了解是十分片面的,除却那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之外,所知道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