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农村一级单位当中,年纪稍长一些的岁数的人,拥有者一种很独特的威望。他们说话代表着一定的权威精神。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山区,以及普遍文化不高的地方。
清河村这两年人口流失的比较严重,以前少说得有四五百户人家,如今只剩下了两三百。
但尽管如此,年长的前辈仍然有不少,尤其是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长辈闲来无事,就有了村委会的作用。
其实以前就是一个文化俱乐部的形式,打打台球,乒乓球,门球,喝喝茶,聊聊天的去处。
也就是陈阳走马上任之后,村委会的形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第二天的时候,马二旺负责布置会场,陈阳拿出来了自己最好的铁观音,配上烘焙的糕点,茶果。
会场的布置倒也没有太多的特别,就在村委会
的大院儿里面,三张桌子,几十张椅子,干果花生瓜子核桃水果拜访一桌,茶杯泡茶,青烟袅袅,香烟有两种,南京和黄鹤楼,不算好烟,但是也都是村里老人们偶尔会开开荤,换换口味的品种。
村委会开始是在下午三点多钟,春日的暖阳一晒,还真容易让人犯困。
坐在会场里面,空空如也,马二旺忙着去张罗接送那些叔叔大爷们去了。
一个人忙不过来,便让杜立国从山上下来一起帮忙,两个人前后脚出去开着车,车接车送。
三点半,俩人开着车回来,和陈阳预想的差不多,村委会二十位委员,来了十八位。另外两位一个去了县城看望小孙子,另外一个前些天不小心扭伤了脚,出门不便,也就没来成。
也就是说,二十位委员,基本上全数到齐。
这倒是让陈阳有些始料未及,也侧面的可以说明,大家对于陈阳上任后的村委会大会也是蛮重
视的。
“老陈叔,最近身体如何啊?上次我给你送去的虎骨膏药贴用的怎么样?老寒腿还犯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