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你的意思,谁随便搜几个土房子,就可以
做医生了?还是你也会做推拿,治疗别人的颈椎病?”就在这时候,突然的,可是大门口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众人目光随之投过去,不有的吓了一跳。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宋博文,当他看到那个老人的时候,自己就像是石化了一样呆若木鸡的站在原地,恨不得把刚才的话全给吃回去!
为什么?因为说这话的是脑外科的科室主任!也是中心医院的副院长之一赵天松,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跟着那群看热闹的病人,探着脑袋望办公室里看了大半天了。
“古有孙思邈,曾说过大医精诚,我们至今都把孙圣人当做大国手。然而,今天再看,这位年轻人,推拿手法竟不输给那些研究穴位和推拿几十年的老医生。我想假以时日,多在医术上用心一些,必成大器”
赵天松是中心医院主管治疗的副院长,在医院德高望重,堪称当代悬壶济世。平日里惜字如金,很少表扬人,哪怕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几个如今独当一面,堪称中心医院中流砥柱的学生们,也很少听到老师赵天松的表扬。
然而,今天他却只是站在门口看了十几分钟,一个
新人菜鸟的推拿之后,说出了这么一句大医精诚,甚至把陈阳比作是未来的孙思邈!
所有人都在怀疑,要么陈阳是赵天松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不然的话,平常很少表扬人,甚至很少评价他人的赵副院长,怎么会有对着一个只见了一面的年轻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科室里其他的医生眼气啊,更是好奇,赵副院长学习的西医临床,也是全国闻名的名义。怎么就对一个中医推拿的新人菜鸟,产生了如此大的好感?
“赵副院长您什么时候对中医也有研究了?”
有人疑惑,整个中心医院都知道,赵副院长是学西医临床的,怎么就看出来这个菜鸟新人陈阳的过人之处了?
“你新来的吧?咱们赵副院长的太太就是学中医的,而且还是祖上三代行医!赵副院长自然多少知道一些。赵副院长虽然是研究西医的。但是也熟悉很多中医理论,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当即一旁,跟着副院长一起来的某个主治医师,立刻补充说道。
“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家里有人以前是大夫?”赵副院长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陈阳的身边。却似长辈
鼓励晚辈一样,拍着陈阳的肩膀,说道。
“我叫陈阳,祖父解放前在沪上给人看病,后来搬到了清河村,不过70年之后就不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