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搬家

过是紧挨着在一起的。

搬了新家,张青等人帮着搞了一次大扫除,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去,他们几个帮着鬼眼七给肖洒收古玩家具,白花花的银子过手,可没少赚,所以干起活来分外卖力。

丹露和傅饶看着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新家,非常满意。

等鬼眼七、张菁几个告辞走了,她俩又缠着肖洒打开了地下室,把帽子胡同四合院带过来的宝贝全部收入地下室,又看了看早已被傅饶用泥巴重新密封好了的那三个淹菜坛子,才满意地回房歇息。

丹露这晚极尽温柔,在新房里与肖洒疯狂缠绵了半夜…

周一返校。

跟肖洒心中预料的一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一周的时间,欧阳晚晴、肖洒在最有声望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的消息,很快就被各大名校和各大新闻媒体知晓,争相前来京大采访,京大中文系大大地火了一把。

各大名校的学术期刊编辑是最早闻风而动的,当然最早的就是京大自己的学术期刊编辑,最有意思的是,紧跟而来的,居然是京大学生社团“未名湖文学社”举办的文学刊物《未名湖》的主编。

倒是京大的领导,反而是最后知道这一消息的,这是给他们脸上贴金的事情,自然皆大欢喜,于是马上派人去找欧阳晚晴和肖洒的档案资料。

欧阳晚晴的倒是很快找到了,可肖洒是何方神圣?没有他的任何档案资料,找遍了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名册,就没有一个名叫肖洒的。不过这事好办,找欧阳晚晴问一下不就都知道了。

可是欧阳晚晴现在已经被各路媒体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分身乏术了。

记者们堵晚晴的办公室、教室,甚至卫生间,幸亏晚晴吓得没敢回教师公寓,不然自己那么屁大点的蜗居,只怕会被挤爆。

记者们跟京大的领导一样,最早捕捉到的,都是欧阳晚晴的信息,加上她又是第一作者,既然找不到第二作者肖洒的信息,那就一个个都把镜头对准了晚晴

最后还是京大的领导帮晚晴解了围。

学校决定,由学校宣传部牵头组织,专门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大名校学术期刊的编辑记者和央视、报刊等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参加,同时,还邀请了几家国外和境外的友好媒体。

宣传部做这种事情,自然轻车熟路,手到擒来。

一是布置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渲染氛围。

现场最重要的是突出主题,宣传部首先找到了那本国际学术期刊,将晚晴那篇学术论文的题目、作者署名及编者按放大制作成了背景墙,当然那本国际学术期刊也被当作背景放大了置于背景墙上,但是还缺最重要的一样,那就是两个作者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