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郑胜并不愿如此。分而复合后,处理一些家族内部杂事竟然成为他的任务。
南阳郑氏实在人丁不旺。
现在,郑垣久在病中,郑坦任职秦州,都管不了事。郑清虽然近在顺阳,但大农令事务繁多。郑汶醉心商事。
之前,也只有辍职的郑汉有时间管家。
可是事实上,这几年也正是郑汉在劳心家事。
不过,郑汉并不甘心政途的失败,想要东山再起的他从没有停止过谋求出仕,他并不是有心于家事。再加上少了郑胜、郑汶的助力后,族人们发现生
意场并不好混,他们能得到的“蛋糕”反而比之前缩水了很多,所以他们开始埋怨当初的分家了。
有想法便有行动。大人们在相互商讨了一番后,大家“误会”解除。
郑汶得以继续执掌郑氏的全部生意,郑汉借郑清的面子,补了个顺阳丹水长的官位。
于是乎,郑氏内部的日常事务,便被郑垣交托给了郑胜。
郑胜这两年“玩”的太大,郑垣生怕他再惹出大麻烦来,既然他爱折腾,又不肯花大力气读书,郑垣便想用日常的琐事来耗耗他的精力。
郑胜不犹豫的接过任命,是想把事情推给母亲王夫人的。结果,在他对王夫人提到这个话题后不久,他远在秦州的父亲病了,王夫人便真的去秦州了。
郑胜不想被琐事烦住,他绞尽脑汁想出了办法:去请教伯父如何管家。
郑垣没有为难他,郑胜从他那里得到了几名
得力的助手,担起了各种具体的职责。郑胜只负责在后面看结果、拿主意就好。
尽管如此,郑胜还是感觉自己的时间被极大的压榨了。
为了摆脱这困境,办法总是想得到的。既然事情多,书院的那几个人是不是可以来帮他呢?
郑胜的想法没有引起家族的反对,在郑垣看来,亲力亲为并不如知人善用,一个家主要学着用人才对。
郑氏内部重归旧好后,郑胜也没有了理由不回宛城,去祭拜祖先、庆贺新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