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馆的纷争起源于一个太学里的博士上书皇帝,说郑胜以金钱为诱饵、肆意夺取民间藏书,设立所谓的藏书馆、妄图求取虚名,预谋不轨。
郑胜的名气主要来自民间。当然,权贵官员们知道拍卖会、郑子纸、藏书馆诸如这些个新鲜事物,传闻是郑胜搞出来的。但他们更明白的是郑胜的靠山是顺阳郡王!所以,博士上书状告郑胜,这本该是件波澜不惊的小事,却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浪涛。原因就是朝之股肱张华竟然拿了这份奏疏在一次朝议上,准备“削一削”郑胜这毫不起眼的小辈!
不过,这场风波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在郑胜收到消息,准备应战时,便悄无声息的结束了。其中是否有隐情,是有什么人阻止了张华?还是张大人突然想清楚了,决定放过他?郑胜并不清楚。他只好当是自己的“靠山”司马畅、司马歆出了力。有他们撑腰,而且对方并没有对他下狠手的意思。于是,这
场他人生中的雷阵雨只轰隆隆地打了个响声,便匆匆结束了。
于是,他对张华很失望。虽然他很敬重这位竭力维持朝局的大人物,但对方既然打算对他不利,他可不想随意屈服。
郑胜现在有了底气对人说不。
那么,这位羊侍郎也是来找茬的?
郑胜跨过木桥,走到北溪北岸,来到了建好的藏书馆。迎面所见,是一片位在山脚、半山腰间的层叠整齐、列次分明的房屋,以及在其间犹如鹤立鸡群般的座座书塔,显得颇有气势。
到了这里,他又问了一句,“羊侍郎在哪儿?”
身边的少年道:“在齐鲁区。”
郑胜点点头,齐鲁区?莫非他对孔子感兴趣?不对!郑胜停顿脚步,然后继续走路,“邵弘,我考校你一下,你可知道,羊侍郎是出自何处?”
身边的少年回道,“羊侍郎出自泰山羊氏,
是太傅羊祜、景献皇后的族人。”
“回答正确!不错,不错。”郑胜一拍手,以鼓励的口吻说道。随后,他心里继续琢磨着羊贾到来的目的。
郑胜、邵弘两人穿过甬道。到了地方,进了间静谧的室。他看到一个老人正抱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