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不肯搬

是夜,林悦就住在了唐家。

第二天,林丙清带着韩家开和赵树,开着面包车赶到杭城跟林悦楚怡等人汇合,一行人先去国土资源所,顺利地办了手续后又去了一趟三塘村,商量那座小山坡以及周边菜地的转让事宜。

菜地的事还容易解决,因为那原本就是村集体的地,不属于村民的自留地,现在是冬天,地里也没多少蔬菜,适当地补偿一下,就谈妥了,比较麻烦的是山坡上的那户人家。

说是一户人家,其实里头只住着一位六十七岁的孤寡老人。

这位老人也是三塘村的村民,在村子里也有一座像样的房子,只是命运多舛,年轻的时候妻子就病故了,只留下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儿子。父子俩原本相依为命,平日里就靠老人做些木工活来维生,不想十年前的冬天,有一天老人去邻村帮工时,那智力有障碍的

儿子独自留在家里,竟然不知怎么地,把房子都给点着了。

冬日里天干物燥,又常刮风,房子又是半木头的老房子,里头又堆满了杂物,火势一起就几乎不可遏制。尽管村里人听到动静立刻全部都赶去救火,机械厂的工人们也很快来救援,但屋里火势凶猛,根本就冲不进去,只能拼命地泼水。

等到大火被扑灭时,房子已经几乎全部烧光,那智力有障碍的儿子也被活活地烧成了一团焦炭。

老人大受打击,从此就有些半疯癫了,虽然村里给他临时安排了一间屋子落脚,还暂时地负责了他的饮食,可他却一到晚上就开始嚎叫着呼唤他那儿子的小名,搅和地半村人都睡不着觉。

这时间短,大家还能体谅他丧妻又丧子,但时间一长,却是谁也受不了,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每天深更半夜地突然被吓上这么一大跳,哪个不心疼啊!

没奈何,村里只好给他在山坡上搭了间屋子,然后再时不时地送些吃的。好在过了几个月后老人神智稍

微清醒了些,慢慢地也会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了,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地熬了下来。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林丙清第一反应就是:“那如果你们把这块地卖给我们,那老人以后怎么安排?”

三塘村村长忙表示如今老人神智已经基本清醒,夜里也几乎不再嚎叫了,回头村里会重新给他安排一间屋子,不会让老人居无定所的。

林丙清又问:“那老人家他愿意去别的地方住吗?”

村长道:“那山坡虽然不高,路却不好走,又没个自来水和水井的,每天都还得下山坡挑水,他当然是愿意的。”

他说的很理所当然,林悦却听出这位村长只怕是根本还没跟人家商量,当下故意多嘴问了一句:“可要是老爷爷不愿意搬家呢?”

楚怡马上配合道:“是啊,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狗窝,老人毕竟已经在山坡上住了十年了,生活上早就习惯了,而且人年纪大了都容易固执,要是他不肯搬

,我们肯定是不能强求的。”

林丙清点头道:“方村长,要不,麻烦您先带我们去看看重新安置的房子?”

村长顿时就有些讪讪地,说这个具体把老人安排在哪里的事,还需要村委先讨论讨论,显然在此之前他其实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情。

林丙清见状,便委婉地表示能不能现在就开会讨论一下。

村长忙说马上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