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满朝文武们的心情就一直是上上下下,下下上上。
短短几日,每个人都瘦了一圈。
这不怪他们,最近传来的消息实在是波澜太大了。
上午传来北戎军攻破了南临关,直奔京城而来了。到了下午,立刻又传来消息,说是镇北将军英勇杀敌,把北戎军打退了。
等到了半夜,说是北戎又增派了二十万大军,马上就要跟先头的十万大军会和,这次北戎王是决心要夺取中原。
大臣们听到消息觉也睡不着了,急匆匆就进了宫,急得一个个额头直冒汗,焦急地商量对策。
大齐的兵马能调动的也就零陵城那附近的十五万,其他兵马全都驻扎在各地,一时半会调回来也来不及,对方有三十万呐,这根本就不是对手。
怎么办,怎么办呐?
大臣们焦头烂额的想了一宿,天亮得时候,外面又来了消息,据说镇北将军设计将北戎大军引至山坳处,设下伏击,将北戎大军击败。
群臣大喜,有的因为太过激动已经喜极而泣。
皇帝也感慨了几句。
但是喜悦没有维持多久,消息又传回来了,说是镇北将军骄傲自大,站在阵前把大骂北戎人,引起已经退兵的北戎人的不满,因此又带兵冲杀了回来。
大臣们这个心累啊。
心里把镇北将军已经来来回回给骂了个遍,你说你赢了就赢了吧,你没事骂什么人,这下好了,人家又打回来了!
一连数日,消息每天都有,每天都不同。
一会赢,一会输的。
大臣们已经被折磨的双目无神,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烦事一桩接一桩而来。
“夷南那边听说北戎出兵了,也开始蠢蠢欲动,听说已经在边关集结了三四十万的兵马,准备等到北戎和大齐两败俱伤的时候,一举攻来。
南有狼,北有虎。
大臣们越发不淡定了,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安。
倒是皇帝一直很淡定,每天照常上朝,照常下朝,丝毫看不出一点着急上火的模样。
大臣们对皇帝的敬佩又多了许多,真不愧是皇帝,瞧瞧这个心性,就冲这份淡定就不是常人可以拥有的。
这场大齐和北戎之战,足足持续了三个多月。
这三个月中,关于南临关要失守,大齐要灭亡的消息不断的喧嚣尘上,大臣们不安尚且还要权衡利弊,百姓们不安直接反映就是民间出现了许多反动势力。
许多打着诛杀逆贼,还我河山的人趁着这个机会窜了出来。
一时间腥风血雨,好似这颗刚要升气的新星,还没来得及散发出光彩,便已经要开始陨落了。
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后宫中,罗宝珠也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冷压。
雷声隔着云层轰隆而来,明明是白天,却仿若黑夜。
冬季下雨,还是大雨倾盆。
犹如六月飘雪,这不是好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