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昭殿,司马骞回来,要气死了!
气死了气死了!朕气的要造反!东西要不要砸一波?
内侍静静的,皇帝现在的情形,和皇后不同。
到底是皇帝,要谁倒霉、就是倒霉。所以静静的。
寂静会让人心慌,司马骞心烦意乱,费很大劲儿才控制。
他虽然快三十岁,或许成太监,显得很年轻,年轻人,就是气性大。
其实也不是,司马骞拍桌。
竟然奏立皇太弟。
皇太孙之称,已非古法。至于皇太弟、皇太女、还有皇太叔的。
好在皇叔没当皇太叔,但司马骞怀疑,几人知道他生不了儿子了。
一下推出五个,没有一个亲弟弟,都是堂弟。
还不算太远,但小的才五岁,大的十五岁。
司马骞心想,五个、好啊,他收拾收拾,先见太皇太后。
寻常,司马骞自然穿常服,这会儿天不冷,风吹着几分风流,身边跟一群内侍,气势。
太皇太后这边,看一群小的放风筝。
放风筝是好事儿,如果能乘风、飞上天,自由自在。
心也开阔,风筝华丽,也不过纸、绢,想飞就得身轻。
一群人见了皇帝就回避,自然有行礼。
司马骞没在意。
刚才内侍说什么?谢才人去了浣衣局,那就去呗,司马骞要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和他殿内坐。
内侍来上茶,人都退出。
司马骞将奏章给太皇太后看。
太皇太后“哀家已老眼昏花。”
耐烦看你的破事儿,有一天就高兴一天。
司马骞哀伤,表情很感人“群臣奏立皇太弟。”
太皇太后哦“这是为社稷。”
皇后要领养了,皇家又不是皇帝一个的,皇太什么、有什么。
司马骞心里恼,面上动情“朕有六个弟弟,都是祖母亲孙子,这奏立的,没有一个亲兄弟。”
太皇太后心想,还不是皇后亲儿子呢,也不是辽王亲儿子。
司马骞噗通跪到太皇太后跟前,祖母!
太皇太后也没什么受不起,早点来跪就好了。
司马骞想着这问题“祖母,不能看着皇后这样闹啊。比如济王七子,将来必然尊济王,而正嫡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