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偏心

二儿子孙渔有点头脑,之前因为村子里米粮被人刻意打压卖不上价。他就自己出资提价,从村民们手里收购了一些,拉去了城里酒楼客栈兜售,因此挣了一些银子。

家里的三间屋子,主要就是他出资建起来的。之前说是分家,其实分的都是孙渔挣来的辛苦钱。

这回卖房子,是孙渔从中看见了利润,准备多拿些本钱出来,想把村子里的粮食都包了。

三儿子孙守是个读书人,说是读书人,但是不学无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吹牛本事倒是一流。经常从

家里拿银子出去和一些所谓的同窗赌诗请酒,附庸风雅。

这事情,周围谁都知道:山头上的小孙家有个废物书生儿子!

关键庆喜婶子偏心三儿子,看不清现实,总说他高人一等,将来肯定能够出息,所以不管大小对错,事事都顺着惯着三儿子。

之前孙渔说了亲事,是隔壁连家村小有薄产的屠户家的女儿。原本说好了三两银子的彩礼。结果因为孙守喝醉酒打了人,虽不是多大的伤势,但是对方咬准孙守是读书人,不敢吃官司,就讹诈上了。全家因此赔了不少,包括孙渔准备娶媳妇的彩礼银子。

女方家里一听说孙家摊上事儿了,并且没有了彩礼,立即便退了婚事。

这家老爷子本来就身体不好,一气之下就去了。为此,家里兄弟姐妹对孙守都有很大的怨念。在这时代讲究父母在不分家,不然的话,这家还分不成,全家都还得跟着这孙守受累。

本来家里三间屋子,一个儿子一间,老太太跟三儿子过,孙渔也没有说啥;银子都被庆喜婶子揽在手里,他也没有计较。

可是再多的银子,也抵不住三儿子无底洞似得糟蹋

所幸分出来了,银子多是老二挣的,他都没有计较,老大自然也没有话说。

可是,庆喜婶子自己又清楚,这个家是怎么撑起来的。老大种的那点地,顶多就够温饱。光靠她自己,根本供不起三儿子。

所以,自然不肯放二儿子走远。按她的意思,家都是不想分的。也正如刚才易无歌听见的孙渔抱怨,庆喜婶子的确有将孙渔他那间屋子留给三儿子的打算。

觉着二儿子有头脑,做生意要在外跑,又不经常归家,不应当跟弟弟计较这些。另一头,已经私下跟人提过,要把孙守那间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