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二.假剑非剑

剑尖互抵,本该是如光纵横、任意所之的软剑,竟好似被一口u形怪叉生生锁、别,听凭司徒千钟如何震抖手腕去挽花,都无从受力,左右蠕动着,就是推进不前!

同属拆解技巧,他这式应手,却与司徒千钟惯用,“温文尔雅”的黏、压、架、洗大相径庭,冷硬、凶狠,正如其人。

——却不是英式短剑技法中常见的格挡,而是威尔士勾矛的叉、挂。

传统武术中,固然有刀走轻灵、剑走沉雄一类,悖逆武器特性,出奇制胜的“怪招”。但那首先就对所用武器的韧性、刚度等特性,有着足够夸张的要求。

而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习武之人看来,这类剑走偏锋的旁门左道,终究是不如日日费尽心血锤炼的招式顺手,多也不过是在争斗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才行

险变招,图个出奇制胜而已。

像银大师般,不光武器材质,连长短、形状都非要悖逆不可、并且当真在经年累月的砥砺中确实做到的,可说一个都没有!

也唯独是这种将劲力变化拿捏到炉火纯青程度、且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中古武术狂人,才能施展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技法——即便强如司徒千钟,竟也在这次的剑刃碰撞中,硬生生被他“叉”住行动,停顿了一时。

不过天下第一剑何许人也,小小的勾矛叉挂,拦得住他一时,又怎能拦得住他一世呢?

画戟、铁挝、镗耙…中式传统冷兵器中,有“外挂部件”,可以锁拿敌人武器的不知凡几,身经百战的十二地支,怎可能未曾见识、应付不来?

再角力数合,好好一口软剑,眼见已经在敌我双方的较劲之下,被顶成了拱桥状。而剑刃本身,也渐渐开始发声嗡鸣,便好似一尾刚刚脱离水面的大鲤鱼,精神十足扑腾着——

尽管生性倔强的银大师,用尽了毕生所学的一切技法,努力去制止这种趋势。但习惯硬拼硬打的他,却化不去司徒千钟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点点滴滴蓄积起来的力量,看来已只能眼睁睁地,放任其挣脱樊笼、跨越“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