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回忆杀可是惯例啊!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

心肺机能的彻底损毁、腹部的剧烈失血,直接导致了大脑皮层的缺氧。平时清晰如掌上之纹的思维,此刻却混乱又混沌,完全无法有序进行。

——别说思考了,透过五感所能辨识的,都已只剩下了一片灰蒙蒙的,“虚无”。

地狱的光景吗?

似乎…并不是那样。

尽管心脏已停止了跳动,他却仍能模糊感受到,全身的血管,还在“惯性”驱使下,依照着那熟悉的节律轻轻搏动,将残存的一些养分倒灌入肉体,令其勉力维持住几分温度和活性。

或许,现在还能勉强自己进行一点思考,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在身受如此重伤的前提下,还能苟活一段时

间,他是不是应该感谢下制造出了惯性场的牛顿爵士?

【不过,垂死挣扎,大概也持续不了多久了吧?】

毕竟,在“蝶翼”进化失控后失去了太多力量的他,已不能再通过收缩创口附近的肌肉来控制伤势,更无法使出“癌式分裂再生”来疗伤,更别提阻止此刻仍践踏着自己的那份力量施暴了。

但是,还不到放弃的时候。

“哒、哒、哒。”

耳畔响起的,这清脆而节奏井然的声音,是什么?

极目所之,才终能看清,那是个瘦弱矮小的身影,手持块不足巴掌大小、还带着横七竖八折痕的硬纸板儿,在一堵造型复古,破破烂烂的砖土墙前,来来回回地跳跃着。

哦,那是童年的我啊。

许是家庭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的缘故,孩提时代的自己,是出生在一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托反重力悬浮式交通工具的福,并不穷困也不与世隔绝)的小山沟里。

记忆中,聊以慰藉整个童年的,只有繁茂的树林、浅浅的溪流,长满青苔的破墙、以及一个半瘪的塑料小球而已。当邻家的孩子们聚作一处,兴高采烈讨论起要玩什么全息游戏时,唯独“身无长物”的自己,总会被排斥、孤立在外。

——但那时的自己,为什么却还能如此快乐呢?

好像,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