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里,母女俩正用着午膳,没有三个小子在旁吵闹着,实在是难得的清净。
“额娘,这个蜜煎金桔做的极好,叫人给阿玛他们送些吧,阿玛和六十都喜欢吃这个。”
年玉岚笑着搁下筷子,道:“好,你要想去便亲自过去。”小姑娘嘴上嫌弃着弟弟们,可一会儿不见又想得慌,这就是亲情吧。
“我......还是不去了吧,除了那三个小子还有哥哥们呢。”她和哥哥们也不太常见,有点不熟啦。
“那有什么?都是你的哥哥们,该常常见面的。”
小姑娘犹豫了片刻,最终点头道:“那好吧,我就去一趟好了。”
“再带上一盘广寒糕,多撒些桂花。”
小姑娘揶揄自家额娘道:“好好好,我知道阿玛喜欢这个。”
年玉岚对着自家女儿,实在无奈,只得道:“你这丫头,快去吧。”真是长大了,倒会调笑她了。
小姑娘到养心殿就听见阿玛在絮絮叨叨,像交代那什么一样,听着好不吉利,许是刚从二伯丧礼上回来,才叫他有诸多感慨吧。
外人都觉得阿玛十分威严,可她觉得阿玛很和气的,威严像是他对外人的面具,那个絮絮叨叨的老父亲才是真正的阿玛。
小姑娘清了清嗓子,扬声道:“汗阿玛,我能进来吗?”
四爷听见女儿的声音,收敛了情绪道:“进来。”
小姑娘先给阿玛和哥哥们见了礼,才道:“听闻哥哥们都在,妹妹就送些小食过来。”
四爷摩挲了下手上的珠串,恍然道:“噢,敢情这是看在你哥哥们的份儿上,不是来送给朕的。”
小姑娘一听连忙求饶道:“阿玛,当然是给您的呀!”阿玛真是越来越孩子气了,她和阿玛比较熟嘛,所以就特地对哥哥们客气下。
看着女儿俏皮可爱的模样,四爷心情大好道:“好了,把东西放下,到阿玛身边来坐。”
福慧闻言自动挪了个位子让给姐姐,福宜福沛顺次移动。
福宜的眼珠子扫过阿玛和妞妞,心道:阿玛呀阿玛,妞妞这个女儿一来,他们都得让位。
弘时看着明媚可爱的妹妹,忍不住夸赞道:“我去了西北快一年,四妹妹愈□□亮了。”
小姑娘笑着回道:“谢谢弘时哥哥夸奖,哥哥也愈发精神干练了。”这个哥哥倒是挺好的,回来后还叫人送了西北的特产,虽然她们不缺,可额娘说心意最是难得。
福宜好奇问道:“弘时哥哥,青海是什么样的?好玩吗?”
弘时回忆起那地方,道:“那儿和京城很不一样,冬日里的风冷冽的很,还裹着沙子能糊人一脸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