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章

因为之前秦老五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所以队里头突然来了这么一辆小车,大家都很意外。到了村口,住在村口的丁老汉第一个看见这辆黑色的小车,双手背后,弓着腰凑上前去。想要看看车里的人到底是哪个大人物,奈何玻璃车窗反光太严重,丁老汉只能眯着眼睛,将双手窝起来放在眉毛上,贴近车窗往里头看。

秦老五看着好笑,便将车窗摇下来:“丁叔。”

玻璃车窗突然会动,吓得丁老汉往后退了好几步。

秦老五笑笑,喊道:“丁叔,是我,老五啊!老秦家的!”

此时的秦老五早已不是那个农村的小伙子,而是帝都的大老板。穿的一身西装革履,肥大的垫肩西装衬得他整个人都宽了不少,头发也不再是过去油啦啦的板寸头,而是烫成了一个坡度卡在了头顶上,摩丝擦得黑亮亮的。

虽然这是大城市的流行,可在丁老汉看来,这就是滑稽之极啊!

说起来,老秦家的这几个娃娃,这秦老五跟那死去的秦老头长得最为相似。所以在丁老汉看来,这秦老五的这身装扮简直是滑稽中的滑稽啊!

“是你啊,五娃子啊!哈哈哈哈,你这行头,要是被你那死鬼老爹看到了,估计得从棺材里头蹦出来了!哈哈哈哈……”丁老汉边说边笑,笑的鱼尾纹都跟刻在眼角周围似的。

农村的土路上,突然来了这么个洋气的小轿车,是个人都停下来瞅瞅。很快,秦老五的小车跟前就围满了人。秦老五眼看是暂时走不了了,索性便下了车,给乡亲们发起了烟。

又招呼石晓苏下车跟大伙儿打招呼,石晓苏也算乖巧,穿着一身蓬蓬的裙子下车,叔叔婶婶的嘴甜的不行。

很快,秦老五开车回来的消息就传到了还在吭哧吭哧锯木头的秦子林的耳里。

雪儿包子铺的桌椅板凳做的已经差不多了,过完年开张,时间卡的正正好。

丁老汉的孙子小竹子跑到秦子林的家,瞅着他就喊:“秦四叔,你家来人啦!还开着大黑车,洋气的不得了!大队里的人都去看热闹了,你赶紧去啊!”

“我家来人了?啥人你知道不?”秦子林问道。

“秦五叔啊!去大城市赚大钱的五叔啊!”小竹子喊道。

秦子林不敢相信,愣在了原地。还是崔元雪拍了拍他,“赶紧去看看,万一真的是老五回来了,也叫你妈高兴高兴。”

“哎!”秦子林放下手里的木头,拍了拍手上的灰,冲着小竹子说道,“走,带我去看看。要是你没骗人,叔请你吃糖!”

“好嘞!”小竹子高兴的蹦了三蹦,给秦子林领路都跑了起来。

----

兄弟团聚,分外眼红。秦子林没想到这老五真的回来了,还这么……隆重。连忙将他带回家,还跟围上来的乡亲们喊,让他们有空去家里吃糖!

王秀香在家里正在纳鞋底,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子。又要过年了,即便再不喜欢,家里还有三个小娃娃,总得给他们添点新物件。这不,三双小棉鞋已经做出来两双半了,最后一双是老四家的雪儿的,最小,也最难做,可是考验眼力了。

王秀香也只能在白天日头好的时候做做,下傍晚可是做不成了。不说她精气神不行,光要耗那煤油灯,她就心疼坏了!

正哼着,突然就听着外头吵吵嚷嚷的。手里的活计也没停下,便冲着在自己身旁写作业的大壮说道:“去,看看外头吵吵啥的。这腊月里头也不安生,吵死了!”

“哎!”大壮正好也想出去看看,便扔下作业就往外跑。

秦小玉叹口气,“做作业都没个定性,妈,下次别喊他去。想要看啥,你跟我说,我给你去看!”

王秀香笑笑,“咋了,还不能使唤你儿子了。”

秦小玉,“妈,咱两说的是一个事儿么!”

王秀香哎了声,“咋了,我就不能心疼心疼我孙子了。你瞅瞅孩子都被你逼成啥样了,天一亮就杵这儿写作业,没完没了的。”

秦小玉刚要说什么,眼睛瞥到门口,瞬间惊叫,冲着门口指着,喊道,“妈,你看谁回来了!”

王秀香还在低头纳鞋底,蹙了蹙眉心,“一惊一乍的,财神爷都被你吓走了!谁啊,我看是谁!”说罢一抬眼,手里的东西就掉地了。

“妈!”秦老五在看到亲妈的一瞬间,眼眶里就含了泪,上前跑了几步,噗通一声就在王秀香跟前跪了下来。

“我的儿啊……”王秀香简直不敢相信,将老五抱在怀里,“我的儿啊……你,你终于回来了啊……”

瞧着母子团聚的的这一场面,院子里的人无一不动容抹泪。

----

秦老五在家过年,王秀香高兴的不行。从自己的小匣子里拿了不少钱出来,给老五买菜卖肉,恨不得弄出一个满汉全席出来。

虽然秦子林一直说,老五在帝都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啊,不在乎这些。可是王秀香不管,她就是要把好东西都留给老五。对于老五带回来的石晓苏,她也想通了,说过完年就去石家提亲,一定给他俩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只要儿子能回来,别的都好说!她只怕儿子回来是昙花一现,要是还要走,她这老心脏可是吃不消的!

秦老五没想到亲妈这么爽快,乐坏了。将亲妈偷偷拽到一边,说婚礼的钱和彩礼的钱都他来掏,只要亲妈给足石家的面子就成!

王秀香说不用,这是她该出的。

秦老五嘴巴张张,瞧着四周没人,便偷偷的在王秀香耳朵跟前说了一句悄悄话。惊得王秀香嘴巴长得老大,好半天都合不上!

“你咋不带回来啊!死娃子!”王秀香反应过来以后就骂道。

“其实……当年我俩私奔,就是为了这。您非要我娶那个知青,晓苏知道后非要打了。我,我,我也是没办法!”秦老五这才将过去的事儿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两人当年早早就偷吃了禁果,没想到石晓苏一下子有孕了。在这期间,王秀香又要他去娶那个薛素素。弄得石晓苏又要去打胎,又要去跳河的。秦老五心一横,索性就带着石晓苏走了。在外地,将孩子生下了。

并且,还是个男孩!

是王秀香心心念念了多少年的大孙子!!!

王秀香打了下秦老五的脑袋:“你要是当初告诉你妈我,我肯定让你娶了她啊!哪里至于让我的大孙子流落在外啊……”

“要是当时告诉你,你肯定拿住了石晓苏,然后去老石家狠狠羞辱人家石老师!石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最在意脸面的。你要是用这个去杀人家彩礼钱,简直就是要了石老师的命啊!”秦老五一语道破关键。

“我……”王秀香突然语噎。确实,如果以她当初的性格,一定会这么做的。恨不得让石晓苏倒贴给他们老秦家才好,哪里会好好跟人提亲呢!

“哎,不提了不提了。有我大孙子照片么?”王秀香问道。

“有。”秦老五将照片拿出来,给王秀香看。一边看一边说道,“我们瞒这事儿瞒的好苦,四哥四嫂去帝都那,我们都没说。晓苏生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真像,跟你小时候啊,一模一样!”王秀香抹着泪说道,“苦了我这大孙子了……”

----

这个年,老秦家过的喜气洋洋。顺着这个由头,秦子林跟老五商量,看看他能不能将生意收一收,回来发展。没想到秦老五一口答应了,原来自从他接到了四哥的电话后,便就有这个想法了。

在外的游子,毕竟都是想家的。在外千好万好,可吃得苦,也是成百上千倍的。

现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也很好,在哪里都可以做事业,不一定非要去那么大的城市。

秦子林一听这话,顿时高兴的不行,连忙将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说。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合作共赢。

一家子人听到这话,顿时都来了兴趣。各抒己见,好像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想法。

一边的王秀香高兴坏了,人到老了,别的也不图,就希望儿女们都能团在自己身边,每天乐呵乐呵的。要是哪天这老五能把大孙子给她带回来,她就真的死而无憾了!

说干就干。

过完小年,崔元雪的雪儿包子铺就开张了。

大年初六,王秀香带着老五从帝都带回来的一些礼品去看了看石老师,顺便提了下办婚事的事儿。

石正祥为人清高,虽然家里头不富裕,但他倒是把自己过成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样儿。可唯一的闺女一走就是一年多,还是明目张胆的跟着一个男人走的。

即便他为人再清高,也不得不承认,女儿除了对方,也是再也找不到别的婆家的。

两人便心照不宣的将婚礼的事儿稍微谈了谈,关于彩礼部分,石正祥一分钱也没要。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不讲究过去那一套,更何况女儿的情况他也知道的。

现在他跟王秀香一样,只想早一点见到自己的宝贝外孙,看着女儿能有名分。

王秀香没想到石老师为人这么“豪爽”,可她一想这石晓苏给她生了个大孙子,便喜上眉梢。非要给个彩礼,“三转一响,多的也没有,石老师别说了,就这么定了!”

“三转一响”是大家对结婚用品的一个统称。三转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一响是收音机。

别小看这几样,全都置办齐了,也是要不少钱和关系的。

石正祥没想到王秀香这么大气,便也不再推辞什么了。起码从对方的态度来看,女儿也没有低嫁。起码对方婆母还是把她当回事的,这就好,这就好啊!

石正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是安安心心的放回了肚子里了。

大年初八,秦老五和石晓苏回帝都。一来是处理那边的生意,转让的转让,变卖的变卖;二来,就是把儿子接回来。

他们这几天也看过了,再回半溪大队不现实,他们打算跟秦子林和崔元雪一家一样,去县城长居。买一套房子,再选个地段开店。

至于回来的第一个店,他们也和秦子林商量过了,就是张氏白酒的全权代理商!等酒的市场打开了,他熟悉了这一片的市场,再干回老本行,去开饭店!

只是他们这一去处理,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处理好的。所以这段时间就让秦子林、张国正还有铁蛋一起,帮他选地方,租房子,做门面。钱什么的,他先出。

秦子林和张国正也是很高兴。忙乎了这么久,终于要有了自己的店面了啊!

崔元雪的包子铺生意很好,每天都卖的干干净净,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索性,她便请了秦小玉过来帮忙,顺道让大壮来县城上学。

秦小玉高兴坏了,连连同意。倒是王秀香,瞧着儿女们一个个的去了县城了,原本热热闹闹的家里,都冷清下来了。

不过好在小芬还在家,时常跟她说些话逗乐子。还有大队里别的那些老头老太太看她羡慕的眼神,她也是知足了!

----

全社会都在动员改制,结束大锅饭时代。分田到户后,现在连猪牛羊也要分了。崔老四原本的工作没了,崔老三便跟他两人一起跟西横大队申请承包鱼塘,养养鱼虾什么的。

崔老二分家后,倒是越过越回头了。实在不善于做生意的他,便一门心思的种起了地,将老崔家的所有地都拿来种了。崔老大闲着也是闲着,便跟崔老二一起种地。

老大家的两个儿子,成绩不错。崔元雪让他们直接来县城上高中,陈芳小学的工作也不干了,直接在县城这边陪读。白天正好去帮帮崔元雪卖包子,到了晚上,就辅导辅导两个儿子功课。

真别说,还挺有效果,两个儿子虽然年纪不一样,可成绩都在年级里面名列前茅。

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可陈芳瞧着这么好的成绩,以后读个大专什么的肯定没问题。倒是崔元雪经常说她太泄气,这么好的成绩,肯定是要冲刺好的大学的!

陈芳苦笑,有学上就不错了,毕竟浪费了这么多年了!

崔元雪知道她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便悄悄的又给在大城市的薛素素打了电话,说了两个孩子的事儿。

薛素素正好快要放暑假了,接了电话便直接过来给两个孩子补补课,顺便在大城市买点他们这个年级该有的辅导材料。

陈芳知道后,高兴坏了,连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