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胡晓山,心虽静,但思绪却并没有停。
听上去,这两种状态好像有些相悖,可事情却恰恰正是如此!
随着一个个念头升起,胡晓山的心也渐渐清明起来——
“追不上,为什么还要去追?停不下,为什么偏偏要停?”
“花非花,那花是因何而生?雾非雾,这雾又为何而来?”
“一切真假虚实、善恶美丑、利弊得失、好坏对错、轻重缓急、是非曲直……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源于一个‘心’字,灵台方寸,斜月三星。”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听到的也不一定就假,甚至触摸到的都有可以是虚幻……”
“那些时日的奔跑与追逐,奔到了哪里?又追到了什么?甚至,我真得移动了半寸?而这些时日的下坠,我又真得下降了分毫?”
“孙悟空一个筋斗飞出了十万八千里,但还不是没能飞出如来佛祖的掌心?”
“是孙悟空变小了,还是如来佛祖的手变大了?又或者是……孙悟空其实根本就没有动?动了的,是他身边的景物,身边的风,或者,是他自己的心?”
“……”
依旧封闭着感官,胡晓山却是想了很多、很多。
破天荒地,他竟然没有怕黑,也没害怕虚无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说实话,这样做绝对是极为冒险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一旦有什么致命的危机存在,他甚至连自己死的都不知道!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这种环境与状态下,即使那些感官全都开启到最灵敏的状态,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甚至触碰到的,确定是真实存在的?
或许,恰恰相反也说不定……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一天、一个月、一年,蛮或是更久。
渐渐地,胡晓山的心变得越来越清,越来越静,也越来越空灵……
“虚幻与现实,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隔。”
“镜中的花真得不是花?水中之月真得不是月?虚幻的确实就是虚幻?现实的又真得就是现实?”
“有人说,拨云才能见日。可那朵云,真得存在吗?即使存在,又真得需要去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