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越忙着组建潜火队的时候,叶结香也没闲着,她忙着准备书坊的开业事宜。
她后来又去了一趟书坊,才发现原来后面还带着一个小院子,里面有五间房,叶结香便把这个院子当成印刷坊,雕版或者活字刻好之后,便运去院子印刷书本。
她常年待在宫中,又只是个小宫女,并无什么人脉,因此印刷工人也是拜托宗越帮找的,这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吩咐一声的小事,自然会有人替他把事情办好,很快便找到了十几个印刷工人,甚至连掌柜、账房先生以及店小二这些人都帮她找好了。
所有的花费,从前期的雕版活字的刻字费用,再到后面请工人、纸张墨水的费用,全都是从宗越的私库里出的,至于到底花了多少银子,叶结香根本不敢细问,怕问了她的小心脏承受不起,只是打定主意,等书坊开业后,每月分给他一半的利润。
她绝望地想道,这辈子应该能把银子还清的吧。
经过半年的准备,如今书坊已经有不少书了,有最经典的少儿启蒙书籍“三百千”,以及这个时代尚未出现的《声律启蒙》,还有每个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五经,这些书都是需求量最多的书,因此用雕版印刷比较划算,另外游记话本、医书农书这类书的购买量比较少,所以用的是活字印刷术。
印刷过程主要有上墨、覆纸刷印两个步骤,活字印刷还多了一个排版的步骤,印刷好之后还要裁纸装帧,叶结香使用流水线工作方式,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步骤,虽然只有十几位工人,但是成书的效率十分高,每日至少可生产上百本书,比手工抄写不知快了多少。
在一本书的面世过程中,最难的便是刻字这一步骤,刻一本书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因此书坊的书籍种类并不多,叶结香打算靠数量与价格取胜。
转眼便到了六月份,初夏时节,风儿带着微微暖意,人们脱下了春装,换上了轻薄的夏衣。
潜火队已经初步组建完成了,宗越便有空关注叶结香的书坊进度了,他刚批完一份奏折,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对着一张纸苦思冥想的,便奇怪地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
叶结香皱着一张小脸,苦恼地说道:“我在想给书坊取什么名字。”作为一个取名废,她是真的不会取名字啊,“我取了好多名字,可总觉得不满意。”
宗越道:“朕看看你取了什么名字。”
他走到她面前接过她手上的纸张,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书坊名字,他看了一下,她取的名字有文墨书坊、祥瑞书坊、博仕书坊、万卷书坊、清风书坊……
她单手托腮,抬眼看他:“陛下怎么样,哪个名字最好?”这些可都是她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名字。
宗越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些名字都还可以,不过朕为你重新取一个名字可好?”
皇帝赐名,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好事,叶结香自然不会推辞,她高兴地说道:“当然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