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按照古代的实际情况来说,把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相结合,根据书籍的厚度以及需求量来选择使用哪种印刷术才是最合适的,甚至有的时候还要用上手抄书。

宗越说道:“当然可以,只不过要慢一些。”

叶结香高兴道:“多谢陛下!”虽然这只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但她觉得平白无故让他帮忙也不太好。

她许诺道:“陛下,待日后书坊赚了钱,我一定分一半利润给你。”他作为一国之君或许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但该给的还是要给,这是原则问题。

宗越没想到她会这样说,愣了一下才说道:“不必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叶结香道:“要的要的,于你而言虽然是小事一桩,但对我来说却是极大的帮助了。”倘若没有他让工坊做活字与雕版,她就算是有铺子也开不起书坊啊。

宗越喝了一口茶,看了她一眼:“书坊还没开呢就想着分利润的事了?”

叶结香嘻嘻一笑,“反正赚钱是迟早的事情。”

他挑眉:“你就这么肯定一定能赚钱?”

叶结香自信地回答道:“那是自然。”

那间商铺地理位置好,人流量大,不远处还有几家私塾,甚至离国子监也就两三条街的距离,前来买书的读书人定不会少,而且铺子是她的,又不用出租金,这便省下不少成本了,光靠这点她书坊里的书籍在价格上就能优惠不少。

她还打算把书籍做成线装书的样式,一开始可能会有许多人接受不了这种书籍样式,但这种装帧便于翻阅,不易破散,比起卷轴书要方便许多,而且线装书在现代是古籍的别称,足以证明这种装帧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她丝毫不担心人们会接受不了线装书。

宗越说得没错,开书坊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她便想到很长远的地方去了。

叶结香估算了一下,工坊的匠人做好雕版与活字至少还需两三个月,趁这三个月的时间她可以多做些准备。

由于如今大魏朝的书籍主要是靠手抄,书籍贵重,种类较少,因此市面上很少有专门卖书的书坊,所以她的书坊若是要有竞争力,书籍的种类和数量都必须比别的书坊要多许多,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方面的书籍都必不可少。

她已经问过皇上啦,百味堂里的非珍品藏书可以借她印刷,这样便基本上解决了书坊的书籍种类问题。

此外,她的手机里也可搜到一些大魏朝尚未出现的古籍,比如说兵书、医书或者农书等实用性的书籍,她可以把这些书籍抄出来,也算是为大魏朝的发展做了一些贡献。

因此上元节过后,叶结香就变得非常繁忙了,除了去算学馆教监生们阿拉伯数字之外,剩下的时间便是待在房里抄书,经常看不见她人影,日子久了宗越都有些微词,明明他才是皇帝,怎么这小宫女看起来比他还忙?

此时他颇有些后悔送商铺给她了。

上元节过后,热闹的年算是正式过完了,人们的生活重归平静。

奉天殿朝会上,有大臣上奏请求皇上广开后宫,选秀纳妃。

宗越知道他作为帝王,且年岁渐长,纳妃一事是避免不了的,去年他已经拖延了许久,想必他们心中早已按捺不住了,因此刚开年便亟不可待地上奏此事了。

他坐在龙椅上,淡淡地说道:“朕知道了,此事容后再议吧。”他一如既往地想使用“拖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