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季节不对,看的是枯枝败叶、残花败柳,一池荷塘,独留枯败的茎叶伫立在冰凉的池水里,但这些同样是一季之景,一年走到了终点又迈步到起点蓄积力量稳步前行,怎么能够错过。
生活无所依的人是没有心情看风景的,杭城之外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这个心情。不开店做生意的三娘,带着孩子们有那么点儿心情在柿子园里一路看看,在她看来这些景致真不算是什么,丝毫没法动摇内心。
在过去,她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祖国大好河川,世界各处风景,杭城未来这块地方是什么样子她都见过好几回,只是一个普通的柿子园,丝毫没法撩动她的心弦。
镇国公一家子出来时看到的便是荆钗布裙、坦然悠闲的三娘,看她气质,就不是乡野村妇,徒然的,一家三口明白了赵北晟为什么娶这人为妻,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镇国公领着妻儿见礼,赵北晟颔首之后算是打了招呼,等安置好三娘和孩子们,去书房与镇国公父子详谈。
“娘亲,果果。”大宝拽了拽三娘的裙子,她和弟弟惦记着柿子呢,说好了柿子园有柿子树,柿子树上有柿子果的,但是他们一路走来,什么果果都没有见过呀。
三娘已经看到柿子树了,有些小尴尬呢,她竟然忘记了现在不是柿子挂果的时节,这都过完年了,去年的柿子早就摘了,今年的柿子还没有影儿呢。“宝贝,娘亲记错了,现在没有柿子了。”
大宝和小宝同时失望地哦了一声,小样子看起来可怜兮兮。
在古水镇,三娘给两个孩子吃过新鲜捂熟的柿子,还给他们吃过柿饼,只是没敢给他们多吃,孩子们这就惦记上了柿子的美味了,谁说小孩子记性不好的,就吃的而言,他们还是记得住的。
他们已经来了正堂,寒暄过后赵北晟和镇国公父子去书房商议要事,三娘吩咐田氏领着柿子园的侍女收拾屋子,三娘自己就负责照顾两个孩子,有南乔帮忙,镇国公夫人在一边作陪。
镇国公夫人年近六十,大儿子镇国公世子都四十了,大外孙已经成亲生子,曾孙子尚在襁褓中,没有大包小包大。看着可爱漂亮的两个孩子,镇国公夫人那个眼热、那个喜欢哟,要不是顾忌着身份,真想像普通老太太那样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好好揉揉、亲亲,你说怎么有人家的孩子这么漂亮可爱又乖巧懂事,还聪明伶俐的。
要是让三娘知道镇国公夫人内心的想法,她肯定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两下,漂亮可爱她承认,聪明伶俐她也非常认可,就是乖巧懂事……呵呵,顽皮的时候这两孩子的战斗力等于一窝二哈,拆家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可爱,也不会觉得乖巧了……
大人跟在两孩子身边,只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