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的饺子

先生的屠夫娘子 祈幽 1814 字 9个月前

林寡妇很会擀皮子,三娘就和许娘子包,出来一帘就让田一端着送去厨房,厨房里的灶上已经开始煮水,滚沸了就可以下饺子了。

三个人有说有笑,干活不累、速度又快,等看成品,几百个圆胖的饺子一字排开,非常有成就感!

孩子们一听先生说今天在学堂里吃饭,一张张小脸眉开眼笑了起来,要不是有先生镇着,欢呼声能够掀开屋顶!

当当当——

悬挂在樱桃树上的铃铛遥响了三声,三娘看向竹篱外,远远的有人家探出脑袋看了过来,朝着三娘挥挥手,知道书堂留饭的事儿了。让孩子们回家通知浪费时间,在第二次留饭后三娘就想到了摇铃铛的方式,规定了几声等于什么意思。

三下就是告知家长们,学堂留饭啦。

镇子小,铃铛声音能够被风送出去很远。

老槐树底子,有三三两两的人聚着说话,听到铃铛声,自然而然的话题就转移了过去,赵家小学堂留孩子们吃饭了~

“我孙子说了,先生家的饭菜最好吃,师娘手艺很棒。”

“哈哈,我也想尝尝。”

“不行了,你年纪大了,上不了学堂吃饭。”

“昨儿个买了三娘做的红烧肉,肉给孩子们分了,我就尝了点儿汁,那个香啊……”

“吃一次就忘不掉!”

赵先生收的学生不多,三十二个,年龄从九岁到十四岁,小林休病假,今天来了三十一个。还不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们端坐在课堂上听讲,眼睛看着前面,东边耳朵听进去了很快就从西边耳朵溜了出来,五官中唯有鼻子最灵,不错过厨房飘过来的任何香味。

石县令等人都没有走,知道要吃饺子,哪有走的道理!先生不浪费资源,就让他们分别给孩子们上上课,这还是从三娘那儿学来的,她认为孩子们不仅仅要学习经义典籍,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生活哲学等等,请石县令讲讲为官之道、邢捕头说说查案之事、方师爷说说辅政之理、李友成总结总结自己失败的科举之路等等,比局限于课本好多了。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走科举之路,提前了解一下社会很重要。

三娘只不过提了几句,谁知先生听了进去,每月会请两三回“外教”讲讲课,让孩子了解更多。

这类的授课方式是杜老板没有接触过的,他以前不怎么和石县令的圈子混,他谋求的比较大,走的是达官显贵的高层路线。现在这条路有些恶心他了,在老爹的耳提面命之下,开始和石县令接触,今天来了赵家学堂更是让他耳目一新,不怀疑老爹让他接触接触赵先生是为了陈记猪肉档的猪脑壳……

站在书堂靠后的地方,杜老板小声说,“这倒是比死读书强。”

唐老板摸着自己的大肚腩呵呵一笑,“那是当然,我儿子在先生这里上了小半年,懂事多了。前两天从先生这边拿了红烧肉回家,竟然没有自己先吃,而是给他爷奶、他娘还有我先夹块肉,我吃在嘴里,心里面别提多高兴了。”

杜老板看看骄傲的唐老板没说话,想到家里面被老父亲宠得无法无天的儿子,恨不得现在就回家几棍子!他……他也想炫耀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