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不是心疼那点花费人力,只我听说你还给那林哥儿亲手做了点心,还邀他春帏再来咱家住。你可是相中了那林哥儿将来给咱们做女婿?”
史氏赧然,“什么都瞒不过娘,我确是看好那林哥儿,想将来说与敏儿。我瞧这林家也是世代书香,人丁也简单,林家哥儿品貌才学都上佳,林夫人也是个通情达理的。”
“要紧的不是你看好,得敏儿相中才是。”
史氏惊讶,原以为婆婆是个古板的,没想到在这事上同自己想法如此一致。
“媳妇觉得为时尚早,也不过是探探林家的口风。若不成,凭咱们家现在,给敏儿找什么样的人家不成?”
房氏道,:“咱家如今虽风光,但也切记不可一山望着一山高,若觉得林家哥儿好,两个孩子也中意,等再过两年定下来也未尝不可。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相偕一生才是真。我怕你现下看好了人家,回头若林家哥儿未高中,又会反悔。”
史氏红了脸,她的确是这样想的,林家什么都好,就是到了这一辈没了爵位,只能等林家哥考科举。若考不中,她便要思量了。
“人品好,是要紧。那负心读书人不知有多少,只要人上进,不守着家产坐吃山空,比什么都强。我看这事也不急,不过你倒是应该教教敏儿管家理财识别人心了。再给她选几个可靠的心腹。”
史氏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
从荣安堂回去的路上,史氏同赖平家的边走边道:“当下敏儿身边有木莲和菖蒲两个二等丫鬟,其余银杏四个人都是三等。你倒是说说有什么看法?”
赖平家的笑道:“姑娘原先年纪小,跟太太住在一处,没个一等丫鬟倒也省的。只是待下秋大姑娘一出嫁,二姑娘的婚事便会被提上日程。如此一来,咱家就剩三姑娘和四姑娘两个年纪相仿的了。听老太太的意思,八成是想给姑娘移到单独的院子里。这样一来,屋里掌事的嬷嬷和一等丫鬟都是必要的了。要我说,您若想从自己身边挑一个过去,那还不如从木莲、菖蒲两个人中拔。”
“哦?”
“您想,那木莲菖蒲跟了姑娘许久,做事也都忠心耿耿。若拔个一等丫鬟,还是从旁的屋里直接过来的,那不等于让姑娘屋里的丫鬟都没了指望?那干起活来,还会有劲头么?要我说,太太不如放出话去,让她们彼此之间争一争,一来看看各个丫头的能耐,二来也考量考量人品。”
史氏笑道:“还是你人精啊!”
回到荣禧堂,史氏将要把贾敏移个单独的小院以及给她选个大丫鬟的意思跟她表达了。“你屋里的木莲、菖蒲都是二等丫鬟,你可以挑一个往上提;也可以从娘屋里挑,我屋里的琉璃、璎珞,你若觉得满意,大可都要过来。”
贾敏却摇了摇头,道:“娘屋里的人都是您用得顺手的,您用得习惯,她们也干的习惯,挑到我这里,还得重新熟悉我的习性脾气,浪费时间又未必合适。若要过来,木莲她们心里该不高兴了。”
史氏道:“这你不用思量,你是主,她们是仆,有的是家生子,有的是从外头买进来的签了死契,自是要忠心耿耿跟着你。主子想重用谁,那是主子的心情,也是她们的命。”
“话虽这么说,可敏儿觉得是个人都有心思。她们想干好活儿,一方面是她们认为要对我忠心,一方面一个月也就巴望着那点月例银子和往上过好日子的盼头。您直接从外头派个人过来,无异于切断了她们的盼头,那做事也就未必那么积极了。娘,还是从我屋里选吧。”
史氏没想到贾敏和赖平家的说的竟是一样,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面上却并未表现出来,只笑着道:“可你从自己屋里选,原本几个处得好的,也会因此而各有心思。”
贾敏哑然,没想到自己头一次做“人力资源”,就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看来有决策权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她想将此事推给母亲做,刚要开口,史氏便道:“选丫头的事,娘就全权交给你了。你看着选吧,选好了以后跟娘说。还是那句话,人合适最重要,你方才说的也有道理,只若人实在不错,便是其他人屋里的也无妨。”
贾敏惊讶,她一直认为自己还小,史氏平日里也都把她当作个小孩子看,虽有些事也会同她说,可挑掌事丫头嬷嬷这种事,全屏她做主,还是头一回。
史氏在屋中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也未刻意避着人,是以人刚走,太太要给四姑娘房里提大丫鬟,并且让四姑娘亲自选的消息便传了开来。
受到此事心情波动最大的便是屋里的两个二等丫鬟木莲和菖蒲。
木莲是从太太屋子里出来的,比菖蒲和贾敏都要年长几岁,性情温柔平和,做事妥帖周到。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史氏挑中她给贾敏的原因。本来她就是贾敏身边资历最老,年纪最大的一个,其他小丫鬟也都尊她一声“木莲姐姐”。调成一等丫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太太今日放话,要姑娘自己来挑,而并不是直接将她升为一等,木莲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更有些担忧。
她不由自主地望了望一旁正和姑娘玩羊拐的菖蒲。菖蒲长得圆脸,看上去笨笨的,有些憨,平日里总和姑娘玩闹,还爱吃。在做事上,自是不如她。可这一年多来,姑娘却同菖蒲愈发亲近,对她却还是不远不近的,和对其他丫头一样。就像上回去看花灯会,姑娘身边也是带着菖蒲去的。
若这人选是让太太来定,自己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可交给姑娘,姑娘会不会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菖蒲呢?面对昔日一起伺候姑娘的伙伴,木莲头一次心里不大是滋味。
而屋里的其他四个三等丫鬟,也各有各的心思。若是姑娘挑了木莲姐姐或者菖蒲姐姐做一等丫鬟,二等丫鬟势必会空出一个位置来,那很大可能是从她们四个里拔一个递补上去;可若是从太太屋里,或者旁的院子里挑一个,自己也就没这个机会了。所以在选大丫头的这件事上,银杏几个意见出奇的统一,先一致对外,抵制任何往四姑娘屋里打探消息的人。反正一等丫鬟的位置也轮不到自己,先等木莲或者菖蒲角逐出来,自己四人再开始争那个拔二等的。
上午史氏刚说完这话不到一个时辰,贾敏就觉得自己屋里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总觉得怪怪的,又说不上哪里怪。好像每个人都殷勤了不少,做活也麻利了,平日里嘻嘻哈哈,今日一个个三缄其口,好像都揣着心思做事似的。
贾敏也知道定是上午母亲说的那话,让各个小丫头心中有了考量,索性就随她们去,自己正好也琢磨琢磨这用人方面的弯弯绕绕。
揭开手边的甜白瓷盖碗,顿觉一股酸甜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竟是一碗甜山楂酸梅浓稠汤汁,贾敏惊讶道:“家里来了新的厨娘吗?”
菖蒲愣了愣,“不知道啊,不是我拿来的。是……”菖蒲朝银杏等人望了望,好像是紫苏端进来的。
紫苏生得矮矮的,有些黑,五官长得很是普通,平时话也不多,只做事麻利,眼皮也不如银杏活。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让人印象不深。听到问话,她难得地主动答话道:“姑娘,是我做的,是我跟自己娘亲学的手艺,姑娘早上说吃得有些腻,便想着给姑娘上一碗来解解腻。”
“哦。”原来还有这个手艺。贾敏尝了一口,果然酸甜可口又开胃。“这里头除了山楂酸梅汁还放了什么,怎么除了算还有些甘甜清香?”
“还放了甘草和陈皮,甘草性温平,陈皮也是开胃的。”
贾敏有些惊讶,“你好像还懂些药理?”
紫苏不急不缓、低眉顺眼地道:“家中老父还在的时候,是乡里的土郎中,会采些草药。小时候跟着爹采药,略懂一些。只会一些土法子,知道一些食材、药材的浅显药理。”
怪不得名字叫紫苏。贾敏急得这个丫头当初买进府来,她也觉得原本的名字不错,也就没有让改,紫苏便是一味药。
身边要有个通药理的,时不时做些药膳的丫头,那是着实不错的,不但能吃得好,还能吃的健康。贾敏忽觉自己身边藏龙卧虎,只是自己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紫苏闷不吱声做了一碗解腻汤端给了贾敏,得到了姑娘的夸赞,没过多久,另外几个就都知道了。
银杏、兰香和萱草,容貌都说得上清秀,年纪又和姑娘差不多大。大户人家在给小姐准备丫鬟时,总会刻意培养一些老实本分、相貌又不差的丫鬟,将来作为陪房同小姐一起嫁过去。若是需要,可以由小主子开脸,预备给姑爷做通房。就好比贾妍的生母杜姨娘,便是史氏的陪嫁丫鬟,用来和孟姨娘抗衡的。
木莲资格老,做事妥帖,又是从太太屋里出来的,自然谁都比不上;菖蒲嘛,长得有些壮实,人又憨憨的,姑娘最是喜欢,多半以后也就是配给家中得力管事,享清福的命。那两个二等的都争不过,可凭什么紫苏这个相貌太过一般,又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人,一下子就吸引了姑娘的注意还得了夸赞?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若是看到比自己强一大截的人,就会由衷地羡慕;可若是看到比自己强一丢丢,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人得势,那便会发自肺腑地嫉妒。
紫苏从姑娘屋子里一回来,就遭到了其他三个丫鬟的排挤。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的章节有bug,写这四个丫鬟是二等,我就不去捉虫修改了,从这里改为三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