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到了乡聚是缘正式开业的日子。
前一天晚上,赵秋芳就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在找活干,忙到十一点还不打算去睡觉。
最后苏恬看不下去,硬是把赵秋芳推去了房间,笑着劝慰道:“妈,明天会很忙,我们大家都要养足精神,你是店掌柜啊,可不能掉链子哦!”
赵秋芳一听,这才停止了忙活,回房间休息去。苏恬心里清楚她是紧张,只能不停的干活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焦灼,所以故意那么说,否则赵秋芳怕是要一直忙到天亮。
凌晨四点,苏恬听到外面传来动静,是赵秋芳起身了。她打了个呵欠,也立刻跟着起来。开业就这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成败在此一举,可是半点都不能出错呢。
母女俩洗漱完毕,把准备好要用到的东西搬出来,这个时候,楚泽涛也起来了,走过来主动的拎走了大半的东西。
苏恬见状,抿唇微微一笑,让他把较重的东西就搁在自行车上推着走,这样可以省不少力气。
三人踏着破晓前的夜色,来到了店铺,用钥匙开了门,就各自埋头忙碌起来。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天色渐渐亮起,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周围的店铺也陆续开门了。
大家惊讶的发现,隔壁的这家餐馆早就已经灯火通明,开门营业了。
又不是早餐铺子,开这么早,他们心里嘀咕了一句。
直到十点钟时,苏恬拿出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了,他们才醒悟,原来那个已经营业好几天的店今天才是正式开业呢。
苏恬事先设计好了精美的海报,将所有的套餐全部印在上面,有清晰的图,还有文字介绍,既简洁明了又快速直观,省了很多解释的麻烦。海报就摆在门口最醒目的位置,老远就能看到。
“呀,这个牌子好,一目了然!”清脆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苏恬抬头,看到走进来的赵大舅一家,大舅手里还抱着个大花篮,显然是给他们祝贺来的。
苏恬惊喜不已:“舅舅,舅妈,小玉,你们怎么来了?”
“新店开张这么喜庆的大事,咱们自然要来帮忙。”舅妈笑吟吟的说。
赵大舅走进门,打量了一下干净整洁的小饭馆,不住的点头,连声说着不错不错,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他进来就很有吃饭的。
赵秋芳听到外面的动静也迎了出来,看到兄嫂一家,自然又是好一番寒暄客套。
舅舅舅妈都是很实在的人,也不多说话,撸起袖子就帮忙干活。
小玉转悠了一圈,发现插不上手,就笑嘻嘻的对苏恬说:“表姐,我能帮什么忙?”
苏恬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跟我一起发传单吧。”
“传单?”
“嗯,其实就是小广告啦!”
小玉看着苏恬手里那叠花花绿绿的纸页,觉得很新鲜,拿过来看了看,惊奇地道:“图片拍得真好,介绍也写得好诱人,看着就让人有食欲。表姐,这都是你想出来的吗?”
苏恬微微一笑,后世发传单太普遍了,不过在这个时代的小城镇里,应该还没有出现过吧,是个新鲜的物事,怪不得小玉觉得新奇。
“火车站这边人很多,一个个拦下来介绍太麻烦啦,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还不如写在传单上,让他们自己去看。”苏恬解释道。
小玉竖起大拇指,由衷夸赞:“表姐,你的脑子就是灵活。”
“这不算什么啦,一点点宣传的小手段而已。”苏恬笑笑,转向楚泽涛,摇了摇手里的传单,“弟弟,你要不要一起?”
“我留在店里帮妈妈招呼客人。”楚泽涛不给苏恬说完话的机会,率先表明立场。
苏恬想想也算了,楚泽涛这张冰山脸,实在很难想象去发传单是什么表情。
反正今天最不缺的就是活儿,就让他在店里帮妈妈好了。
苏恬领着小玉去火车站前面的广场发传单,起初小玉有些拘束,脸太嫩,看着人经过,手就是伸不出去。
苏恬耐心的给她做了几次示范之后,小玉也学着她的样子,尝试着把传单递给人家,只是嘴巴还是跟不上动作,但基本上发出去的传单都被人接了,这让小玉信心大增,胆子大了不少。
姐妹俩生的都很好看,一个可爱一个俏丽,又在做着一件在大家看来比较新鲜的事情,很快成了广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还有人主动跑过来要传单的,苏恬顺带就把小饭馆的位置指给他们。
没过一会儿,舅妈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恬恬,小玉,别发了,别发了!”
“怎么了?”苏恬问道。
“赶快回去吧,店里来了好多人,忙不过来了。”
苏恬虽然吃惊,但还是赶紧的回到小饭馆里,果然里面六张桌子都已经坐满了,但还陆续有人过来,只能排在外面等着。
苏恬费劲儿的穿过人堆挤进去,疑惑地问赵秋芳:“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这会儿才十一点多一点,她们传单才发了不到一半儿呢,这些人是从哪来的?
赵秋芳忙得满头大汗,不停地拿着毛巾擦拭,闻言手上的活没停,答道:“那天不是有个记者采访了你吗,听说是他们的报纸出来了,很多人都是看到文章后过来的,有不少还是专程从市里来的呢。”
饶是苏恬聪明,也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没想到一篇美食专栏的报道,居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不过,宾客盈门总归是好事。
她观察了一下,发现果然好多人拿着报纸找过来的,看到店里的门头后,又比照着报纸上的照片看了好几遍,才露出笑容自语道:“找到了,就是这里。”
不少人冲着美食专栏过来的,在看到小饭馆人满为患后就有点犹豫了,吃个饭而已,至于要等那么久吗?
只是那些吃完了出去的客人不停的夸着好吃,又让他们生生停下了脚步,本来就是冲着美食来的,怎么能因为人多就放弃呢,何况,人多才说明东西是真的好吃啊,专门跑过来吃,却没有吃到,想想都不甘心啊!
门口排队等待的人越多,路过的人也就越好奇,忍不住也围过来凑热闹,想尝一尝这家如此红火的店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口碑效应本来就是很强大的,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效应。
结果就是从早上十一点开始,一直到晚饭时分,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店里的桌子从来没有空下来的,门口还一直排着长队。
傍晚时分,卤煮全部卖完,其它菜也在八点的时候全部卖光。
开业第一天,生意的火爆程度,完全超出了想象。
在苏恬的估计里,最多也只是试营业那几天的状况,再好三个人也就够了,没想到居然来了这么多客人,幸好有舅舅一家帮忙,否则真的是要忙不过来了。
苏恬给了舅妈一些剩下的猪蹄,这是她之前就收起来的,准备晚上吃的,舅妈现在见到这猪蹄,就像见到钱一样,哪里肯要。苏恬再三坚持,她才勉强收下来。
送走舅舅一家之后,三人虽然累了一天,但兴奋劲还没消下去,就在店里算起了账。
苏恬数学棒,都不需要用算盘,脑子就跟计算器一样,随便用纸笔划拉几下,账目就出来了。
今天的收入一共是一百三十六块,除去租金和食材等成本,净利润有一百块左右。
妈呀,一天就能赚一百块,赵秋芳听到这个数字,眼睛都直了!
以前摆摊子赚个几十块,她就很高兴了,没想到开店的第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赵秋芳喜极而泣,眼眶红红的,一把抱住苏恬,哽咽着道:“恬恬,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赚钱了!”
苏恬既好笑又有点儿心酸,抱住赵秋芳拍了拍她的肩:“是啊,妈,我们赚钱啦。”
得到女儿的确认,赵秋芳的脸颊上还挂着泪珠,嘴角却绽放出了快乐的笑容。
苏恬心里一动,帮赵秋芳擦去眼泪,道:“妈,以后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这还只是第一天,所以,您不要哭啦,不然每天都赚这么多,甚至更多,您岂不是每天都要哭一场?”
面对着女儿的打趣,赵秋芳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里却感慨着,有这样优秀的女儿,真是她的福气。
楚泽涛依然话不多,在母女俩说话的时候,他就自觉地在一边儿清洗餐具,脸上的表情很放松。
赵秋芳看着这一对儿懂事的儿女,心里比蜜都甜。
如苏恬预料到的那样,“乡聚是缘”生意越来越好。
客人吃完美食回去后,就迫不及待的跟亲友分享,将乡聚是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且刚刚开业还有优惠,非常划得来。
亲友听完也起了好奇心,拖儿带女的过来尝鲜。
像滚雪球一样,客人越来越多,乡聚是缘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对比之下,隔壁的饭馆就有些惨淡了。
起初他们还不将乡聚是缘放在眼里,毕竟一家新开的店,没有任何基础,哪儿能竞争得过他们这些老牌饭馆?
隔壁老李家常菜冷眼旁观,新开的店都这样,大家看有优惠一窝蜂涌过来,很快热度退掉之后,就没什么花样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几天过去了,乡聚是缘的客流量非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接下来数天,乡聚是缘每天都一直保持着满客的水准,甚至还把老李家常菜的老顾客给勾去了。
这下老板娘刘春艳不淡定了,她之前还嘲笑过,什么不好卖,卖什么猪下水!现在人生意红成这样,天天排队等座,她的小饭馆倒是门可罗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了。
刘春艳不甘心了,她开店好几年了,不过一个卖猪下水的而已,还能把她打倒?
刘春艳一边瞧不起乡聚是缘,一边又眼红她家火爆的生意。
她让人悄悄的去买了一份卤煮套餐回来,吃了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味道确实好,而且四毛一份的价格也实惠。
她眼珠子转了转,隔壁能卖猪下水,她也能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