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高明。”周清连忙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微笑着退到了一旁。
受到了周清的提醒之后,石亨仔细回想了一下,确认这是目前最好的应对方法。不是本侯不满吗?那正好我们退出这里,且离的远远的,如此打了败仗也怪不得我了吧。当然,为了以后计,他决定还是要给于冕回一封信,表达出自己的为难,并把高让带着二十万大军来到答鲁城的事情也一并讲了,这可不是什么通敌,而是一种交易。
想要得到理解,那就必须要有所付出,不然的话谁会相信于人,以后又拿什么套交情呢?
石亨根本就是一个没有家国概念的人,他眼中只自己的富贵和权势,为此他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不得不说,重用这样的人原本就是北明的一种悲哀。
有了决定后的石亨很快就展开了行动,他连做了三件事情。
一,以自己的名义给于冕回了一封信,讲了自己的难处和答鲁城的情况,表达自已的无能为力。
二,将于冕送来的书信转送给了房定山和高玉,把难题上交。
三,自称身体不好,决定去后方的万全都司休养。
于冕的来信很快送到了房定山和高玉的手中。信中的威胁对于已经决定要一战的两人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他们反倒更看中石亨所写的书信,在看到此人要离开答鲁城的时候,两人自是大喜不已。
无论如何,石亨还挂着统兵大都督的头衔,又在这里经营了一段时间,军中可是有着不少的心腹。此人在,对于两人统兵而有着不小的掣肘。
如果他现在能够离开的话,对于两人接下来的指挥能力发挥当然有着极大的好处,这还是他们巴不得的事情呢,又哪里会不同意?当下两人就达成了共识,同意石亨的离开,还多加慰问之言。
得了同意的石亨,当天下午就离开了答鲁城,似乎一点也不想沾染这个是非之地。没有了石亨镇守的答鲁城,军权很快就被房定山和高玉两人所瓜公。这两人等于拥有十万骑兵,三十万的步兵,足足四十万的统兵大权让两人都变得有些膨胀。
没说的,即然有了军队当然就要考虑一战之事了。当下大帐点将,两人做好了出城与五星军一战的准备。
同一时间,于冕也收到了石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