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祁钰自毁长城

说起来,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尤其是起初在明太祖时期还是非常之低的。即便是经历了仁宣之治后,俸禄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每月下来结合也不过就是三成而已。现在这三成全数被朱祁钰给扣下了,也就是说,对一般的臣子而言,他们将再难有什么积蓄了。这涉及到自身的问题,自然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应,得不到解决,还要用强制的手段硬按下去,那只会招来更大的反抗以及内心生出的不满。

一旦人心不满,北明这个庞然大物距离坍塌的一刻便不在遥远了。这便是杨晨东要用一种“平和”的手段来解决大明问题的招术。现在来看,朱祁钰已然中招。

或许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或是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可第一步毕竟是已经走了出去不是吗?

徐有贞离开了,没有回到府中,而是直接去了京师内的杨家银行,说明了北明皇帝的意思。很快有关朱氏银行的选址以及相应设备的建立便进入了正轨。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下诏名令杨晨东为武南王的封王大事。

......

草原之上,安全局传来了徐有贞的所有汇报,杨晨东喜不自胜,大事定矣。接下来就是摆平草原之事了。

时间已到公元一四五五年十月。早晚的天气开始明显的变凉,大战之后的草原也即将要进入到一个相对平和的发展时期。

由赤嵌城派出的十万百姓陆续到达了沙井城和净州城,大大的增加了城内的人气,同时城池开始扩建之事也一并随着十万百姓的到来加快了速度。

如此,西北有漠北城、南面有沙井城和净州城,始城做为中心地带会更加的安全。他们也就可以在原有的耕地基础上再一次扩大规模,这一次杨晨东要求的是至少要开出共百万顷良田,以达到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可以支持去北伯利亚草原的陆三师等部。

建一个城池,不仅仅表示占有和存在,如何的发展这里,让百姓过个更富足的生活才是杨晨东的最终目的。他坚信,只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一个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稳定与强大,为了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才会有更多人愿意为这个势力或是国家做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