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要选妃

太子妃择定之后,还不能马上议亲。

王公贵族家里还有一批人等着陛下指婚。

这些人的婚事,就要按照皇帝的意图配婚。

一是恩赐,二是拉拢。

黛玉素有才名,很有可能被指婚给王公之家做世子夫人。

如今,忠靖王府世子长子水明。

裕亲王府世子长子水照。

英亲王府世子长子水昭。

荣亲王府世子长子水晴,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尚未婚配。

这些王府的世孙,都是太子的伴读。

将来也是太子的辅臣。

他们的婚事,上皇与皇帝肯定会插手。

这其中还有一个北静王。

北静王正值婚龄,却碰见父王病死。

如今只有次妃没有正妃。

张氏听说,皇后张菀正在张家相看女孩儿,想要嫁进四大郡王府。

意图很明白,拉拢被醇正帝忌惮的四大王府。

重重消息汇集,石梅觉得山雨欲来。

皇宫中的女人实在太可怜了。

贾敏想给黛玉挑选一个清贵女婿。

石梅只有安慰她:“让如海那边在太上皇面前努力。

我们这边抓紧太后与皇后。

事在人为,不必太担心。”

贾敏依然心思忡忡。

这年冬至,石梅带了家里的新鲜瓜果,进宫觐见太后娘娘,顺便给黛玉的事情敲边鼓。

这个时节,新鲜的瓜果已经十分罕见。

荣府自家的出产滋味十分好。

当然,石梅一般推给贾珣,说是去南方掏摸回来的稀罕东西。

太后看在石梅这些年来一直的恭敬她,也没有因为德嫔与皇后的出现疏远她,故而,透露出一些机密消息。

太子开年就要选妃。

太子妃的人选,很可能出自清贵门庭的内阁人家。

最可能是首辅杜阁老家。

太子当政离不开首辅扶持。

太子同时还会册封两位良娣,良媛六人。

良娣人选会在功勋与高级武将人家选择。

良媛则在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人家挑选。

杜阁老的确有几位适龄的孙女尚未婚配。

良娣形同次妃。

一般情况,一旦太子登基,良娣就是皇贵妃与贵妃。

石梅怀疑,这是不是就暗示,陈将军府会出皇贵妃?

总之,荣宁二府不参与就好。

不然,就会从合作的关系变成竞争关系。

黛玉似乎也应该不会陷进去。

杜阁老家的孙女做太子妃,良娣也指定了功勋与高级武官人家。

黛玉可是太子师父的女儿。

水阳这人眼下来说十分纯良,应该不会这般侮辱自己的恩师。

石梅从皇宫出来,就给贾敏送信。

黛玉进宫的机会很少,让她暂时宽心。

贾敏却已经得了消息,却是太子自己透露。

太上皇跟他谈话了,开年选妃。

太子的意思,不想这么早成婚。

但是,上皇坚持要提他选妃。

因为太子成婚,就可以开衙建府。

就可以设置詹事府,正式册封三师。

一般来说,皇帝跟太子关系亲密无间,詹事府就只是虚设。

如今的太子来说,詹事府的正常运转十分必要。

故而,太上皇坚持设置詹事府,左右二春坊,明确赐封三师,确保太子能够顺利登基。

醇正帝心里只是滴血。

他已经有了两个亲生的儿子,上皇却要扶持太子开府建牙。

这般,太子身边就会聚集一大群的拥趸者。

一旦嫡亲的儿子长大,想要变更太子人选,就会引起朝廷动荡,血流成河。

这不是醇正帝希望看到。

他想换太子,希望润物细无声,就跟上皇禅位一般顺风顺水。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