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算

水阳眼下十三岁,对于皇位不是那么执着。

他甚至想,醇正帝若是生了儿子。

他可以让贤,离开宫廷,回去继续做水澄。

当然,这话他没对任何人说过。

他因为这份心态表现出来的淡定,在众人眼力,便是宠辱不惊。

即便是醇正帝的铁杆兄弟熙郡王,也觉得水有帝王的潜质。

熙郡王不由对水阳产生一份怜惜,想着将来即便水阳不能坐皇位,也要替他争取一个闲王,再不能落到废太子的下场。

有人欢喜有人愁。

北静王府正在办丧事,京都勋贵清贵齐齐上门悼唁。

皇宫中却是喜事连连,又有三位嫔妃怀孕。

嫔妃怀孕的人数达到了九人。

皇后意识到,陛下的身体没有丝毫的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己。

皇后因此越发的重视太子,对太子关怀备至,如同嫡亲的母亲。

上皇十分满意,多次出言褒奖皇后与张家。

醇正帝也心情大好,将皇后的父亲张缙调任顺天府尹。

他从四品一月跃而成了正三品。

顺天府尹掌管天府皇城。

亦既,紫禁城也在顺天府尹的管辖之下。

这官儿听起来权利很大,很能唬人,

其实十分受气。

扒拉这个京都的所有衙门,一抓一大把的二三品。

正四品真心不大。

然,顺天府尹维护新帝,在燕候的防区掺和砂子还是可以的。

至少,九门之内再不是铁板一块。

再有,顺天府尹有资格参与朝会。

当然,皇后跟太子的关系也很好。

在皇后来说,扶持太子登基,比任何其他的皇子登基都有利。

再有,水阳的身份对外就是醇正帝的庶出儿子。

拥护太子并没任何的错处。

如此,醇正帝这个老岳父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很难说。

这个调动对于荣宁二府并没有什么危害。

三月初八。

尤二姐发动了。

因为孩子太大,尤二姐自己也浑身滚圆,发动了两天两夜,硬是没生下来。

收生婆已经吓得面色惨白。

这个收生婆,余氏没有请府里的婆子,而是请了京都最有名望的收生婆。

据说有几个皇孙都是她接生。

余氏还请了顺安堂的大夫进府坐镇。

尤二姐虽然是妾。

但是,却是宁府的妾。

这般死了,她可是担不起。

然后,她觑个空子想逃跑,却被余氏给摁住了。

杨氏厌恶尤二姐,却从来没想过要她去死。

三月初十。

杨氏跑去祠堂烧了高香。

然后,偷偷过府来求石梅:“婶娘,您得帮帮侄媳妇,宁府足够糟心了,再不能死人了。

虽然是尤二姐自己作兴,可是,宁府再丢不起人了,您一定有法子是不是?”

石梅看着杨氏哭的可怜,叹气道:“我也不能保证。”

石梅杨氏余氏同时进了尤二姐的产房。

尤氏尤老娘尤三姐都守着尤二姐。

石梅便道:“屋里的人不宜太多。”

杨氏便看着贾瑞的媳妇尤氏:“瑞哥媳妇,带着你妹妹老娘出去等候。”

尤氏在杨氏面前有短,不敢违拗,遂搀扶继母。

尤三姐却冷笑道:“我们出去,你们留下?焉知你们会不会故意害死我二姐?”

石梅闻言,抬脚就出了产室:“让尤家人守着吧。”

杨氏拦下了石梅:“婶娘,好歹看在您侄儿面上。”

又喝令婆子:“还不快点把尤家人丢出去?”

婆子们上前驱赶尤家三人,尤氏掩面而出。

尤老娘也被拉走。

尤三姐却跟婆子们打起来。

余氏上前抽了尤三姐一嘴巴子:“这是什么地方?

你是什么东西,敢在这里撒野?

信不信我把你送去顺天府,说你们一家擅闯民宅,阻扰大夫抢救孕妇,意图害死宁府的子嗣?”

余氏练武之人,一耳光抽过去,尤三姐嘴角就破了,脑袋嗡嗡的作响。

健妇趁机把尤三姐拖出去了。

石梅这才打出一个清洁符。

顺安堂的大夫开了催生的药,又针灸了穴位。

尤二姐出了很多血,孩子却生不下来。

李大夫已经退缩了,让宁府另请高明。

石梅摸了尤二姐的脉搏,孩子已经十分虚弱了,再不生出来,大人孩子都会没命。

石梅拿了宁府准备的金剪刀,毫不客气的给孩子刨开了一条逃生路。

然后挤压尤二姐的肚子,帮助孩子奔生。

在尤二姐的嚎叫声中,孩子出生了。

石梅随即用灵气护住紫茄色孩子。

石梅在护住尤二姐性命的同时,让尤二姐陷入昏睡。

石梅询问余氏:“你准备怎么做?”

余氏脸不红心不跳,去了产房的后面抱出来一个襁褓。

正是一个足月的死婴。

这个婴儿,很显然是大户人家溺死的婴儿。

因为,婴儿有一张鸟脸,还是个兔唇。长相惊世骇俗。

杨氏吓了一跳,差点吐了。

石梅问道:“安全吗?”

余氏道:“我给了收生婆子五百两银子,买了这个死婴。

他们一家返回漠北去了,我父亲会看着他们,此生不会再回京都。”

石梅颔首,把孩子递给余氏。

余氏从后门把孩子给了自己的奶嬷嬷。

石梅这里把死婴头顶嘴巴上抹上了鲜血,然后吩咐叫尤家人。

尤氏进门一瞧孩子的长相,差点晕厥了。

尤老娘看过孩子之后,拉着尤三姐就走了。

尤三姐伸手摸了孩子一把,却摸了一手血。

她比尤老娘有担待,挣脱了尤老娘,问道:“我姐姐呢?”

余氏指指尤二姐:“你自己过去看吧。”

又问尤老娘:“你不抱抱?不抱我就抱去给我们爷看了?”

尤老娘被尤氏搀扶着直摆手:“抱走,抱走,冤孽!”

杨氏接过死婴:“好歹到我们宁府走了一遭,我会好好送你走。”

然后,杨氏吩咐人,悄悄在城外乱葬岗的旁边点穴,锦缎衣衫埋葬了死婴,只不过没有立坟堆,而是让婆子移栽了两棵松树,给孩子作伴。

三日后,余氏发动了。

三月十五产下一子,取名贾芢。

贾敬贾珍都提不起兴致。

杨氏遂让媳妇起名。

余氏亲自起的这个名字。

石梅闻言叹口气,还好没有取名叫贾芓。

余氏是恨上贾珍了。

三月末,贾蓉的媳妇许氏忽然忽然出血。

贾蓉请了太医,结果却并非病症,许氏怀孕了两月。

杨氏闻讯就哭了,忙叨叨的拜祖宗拜菩萨。

又去城门口施粥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