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村毕竟是乡下地方。
石梅吩咐迎春、惜春、探春、湘云、黛玉,都扮成小子,穿着一色的天青色细布儒生袍子。
石梅装扮成私塾先生,带着学生出来游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金大一听,忙着劝阻:“老太太,这个路程有点远……”
石梅道:“比香山还远?”
金大默然,香山虽远,有大老爷在附近驻扎。
万事有大老爷负责。
香山距离白家村二十里地,大老爷一时罩不到。
石梅见金大为难,便道:“出城不过三十里地,去一个时辰,玩耍一个时辰,我们到白家村不爬山,只钓鱼,吃了午餐,即刻返回,申时便能回家。”
金大静默。
他说不过,这府里没人劝得住老太太。
石梅又道:“你想想,你几个小姑奶奶,今年一过,哪里有机会再出去玩耍?大不了,你多带几个斥候?”
石梅若是愿意大张旗鼓的去,金大一点都不反对,到时候多带上几十人护卫就是。
关键老太太喜欢轻车简从。
金大知道老太太的本事,可是就怕事出万一。
老太太又不许带着老妈子,说是怕暴露了女子身份,惹人注意。
这才是金大为难之处。
偏生府里大小主子,都维护老太太,连大太太也支持老太太出游。
金大没法子,只得答应了主子。
他自己充任石梅的管家,带着八个斥候,充当车夫护院。
马车也不能用荣府的朱轮华盖车,而是用家里管事出门用的大马车。
石梅带着黛玉正坐。
迎春惜春探春湘云坐在两厢刚刚好。
后面还跟着一辆青骡车,专门拉着锅子炉子与饮食,再有钓鱼的工具,鱼竿鱼篓这些东西。
水灵生了贾兰之后,再不喜欢吃鱼了。
桃花鱼煮酸菜可是美味。
石梅从前不好意思跟水灵争嘴。
如今水灵不爱吃了,贾琏也不钓鱼了。
石梅也不好意思让贾琏为了自己口腹之欲,耽搁皇孙的学习。
今日借着踏青,正好顺便钓鱼,一饱口腹之欲。
荣府的马车虽不是橡胶轮子,却也经过了改造,比较防震。
除了车底下的伏兔用了上好的皮革,车轮也用牛皮包裹。
车厢座位都进行了皮革包装,比一般的车子防震。
坐着这样的马车不说如履平地,也算平稳。
再加上马车的速度有限,坐起来还是十分舒服。
白家村山脚,是一片望不见边际河滩溪流
迎春惜春探春这些深闺小姐,哪里见过这等一望无际的河滩,顿时高兴不已。
鹅卵石都是第一次见到。
一群丫头先在鹅卵石上奔跑。
然后,跑进细沙地区就不灵了。
迎春惜春黛玉还好些,她们身怀功夫。
探春与湘云不喜欢功夫,几乎是扑爬连天。
刚站起来就摔了。
好的是摔在砂子上并不疼。
石梅站在河边上,一边注意孩子们,免得他们跌进溪流。
一边观望坡上的村落。
这里除了河滩似曾相识,让石梅有回到现代的感觉,找不到半点前世白家村的印记。
宫殿没有了。
贤王祠也没有了。
石桥更没有了。
想来,那花岗岩的石桥,也应该是贤王祠的配套工程。
如今的白家村就是一个荒凉的小山村。
没有贤王祠,自然找不到曹雪芹的落脚点。
金大带人挖回来一篓子的鱼饵,却见石梅站在河边发愣。
不由动问:“老太太从前来过?”
石梅一笑:“很小的时候跟父亲来过,现在已经大变样了,认不出来了。”
金大闻言心头顿悟,怪得老太太坚持要来这里,原来是怀念老保龄候爷了。
昨晚,他还觉得老太太太各色呢。
京都内多少景致,光是武郡王府内,就能玩上十天半月不重景。
却原来是来祭奠老侯爷。
金大心里惭愧不已。
觉得太对不起老太太了。
金大这些斥候对于钓鱼很有心得,钓鱼台都搭建在柳荫里。
石梅招呼疯跑的迎春惜春湘云几个:“过来吧,别出了汗。”
春日要捂。
孩子们穿得比较厚实,出了汗不能及时干燥,容易生病。
春日又是一个发病的高峰期。
湘云调皮,错眼间跑到坡上农田里研究。
迎春拽着她往回走。
这个画面很熟悉。
石梅看着岸上的农田恍惚了一下,似乎回到了金陵培植甘薯的时候。
自从离开金陵,石梅很少在跟田亩打交道了。
如今农庄虽然也种植番薯。
但是,种植技术已经成熟。
农庄里三岁的孩童都会翻藤剪藤,根本不需要石梅不错眼的盯着了。
自己那时候真正是三十岁的冲劲。
一心一意研究番薯的种植,希望能够拯救百姓,也拯救荣府。
幸运的是,老天生了个漏洞,让她捡个便宜。
石梅不由笑了下,那时候,贾琏只有五岁。
一晃眼,贾琏都二十五了。
种植番薯的记忆似乎已经很久远,恍若隔世。
迎春几个来了,却发现祖母发愣。
黛玉不由摇晃石梅:“外祖母,您看什么呢?”
石梅这才惊醒。
先是一个个检查孩子们钓鱼的台子,必须是坐凳稳,脚蹬也稳。
石梅要求钓鱼蹬距离溪流二尺的距离。
并且,一个孩子一个侍卫守护。
这些都安排已定,石梅自己坐在孩子们的中间位置。
手里开始钓鱼,神识却放开,罩着孩子们。
不让孩子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半个时辰过去,湘云早跑了,又去摘花掐柳。
探春十分羡慕,却是偷看祖母,不敢轻易动静。
迎春惜春黛玉却还是老神在在的钓鱼。
石梅心知,迎春惜春黛玉是因为打坐练习有基础。
探春湘云却觉得打坐吐呐,是尼姑干的事情。
侯门女儿就该读书习文。
这正是各人的缘法,石梅也没法子。
这般时候,石梅已经钓起十几尾的桃花鱼。
迎春惜春黛玉却只有三五条。
却是石梅往水里释放了灵力,勾引了桃花鱼前来咬钩。
若不是怕孙女们犯了疑惑,别说十几尾,百十条也钓上来了。
再者,石梅也没得那么贪心。
人留后代草留根。
这鱼儿也要留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