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后宫

这一日毓秀过府来报喜,却是白锦堂的媳妇有孕了。

这日正是四月初八。

白锦堂今年也二十三,没想到竟然抢在胡嫣然之前怀孕了。

当然,白锦堂结婚也最早。

张氏羡慕之余,心里责怪贾琏,十天半月不着家,孙子都耽搁了。

恰好贾敏也来了荣府,却是青玉的亲事已经说定了。

她来报个喜讯。

张氏遂问:“要小定吗?”

贾敏道:“哪能这么快,姑娘才十三,得等及笄。”

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张氏就提起孙绍祖:“我约莫听说,这孙绍祖就是当日害的妹夫妹妹落水的那个孙家人?”

贾敏还真是不知道:“这个没听说呢,孙家似乎是祖辈就在江南做官,具体是哪里人,我们真没过问。”

张氏道:“他那个娘说话眼光不定,飘来飘去,不敢正眼跟人对视,想来此人也是来路不正。

这人据说十分恶毒,把庶出的兄弟赶出家门,把庶出的妹妹与姨娘都卖了换银子,这才上京都来打点。”

杨氏贾敏一听这话,大惊失色。

原配夫人不喜欢小妾庶出子女,可以理解。

但是,谁也不会这么干。

杨氏就夸赞张氏:“亏得弟妹慧眼识珠,不然,就上他的当了。”

这话说完也罢了。

结果,半个月后,五月中旬。

石梅忽然听说孙绍祖被取消了候缺资格,身上的爵位也革除了。

却是这个孙绍祖身上有个指挥之职,在兵部挂名候缺题升,巴结荣府就是想提前补个实缺,进入锦衣卫或者侍卫处。

白锦堂一是厌恶他姓孙,曾经害的四姨母差点丧命,表弟青玉更是疾病缠身十几年。

又恨他放言,要做抚镇使。

如今锦衣卫一个萝卜一个钉,他补进来,岂不是别人要倒霉?

这一回南北之抚镇使难得团结,得知孙绍祖没老婆,一直歇在春芳楼的一个叫翠兰的女表子家里。

一般来说,勋爵与朝廷官员,一律不得嫖·娼·狎·妓。

一旦发现,丢官罢黜。

孙绍祖身上有世袭爵位,就在这个管辖之内。

这种事情其实一直都有,有人还专门在粉头家里招待客人。

也算是孙沙祖倒霉,被人盯着了。

这日,孙绍祖跑官无果,郁闷之下去了粉头家寻乐子,吃醉了睡下了。

好巧不巧,锦衣卫追查飞贼,追到粉头家。

孙绍祖衣冠不整的被抓进了锦衣卫。

孙绍祖仗着自己有身份,又有三拳两腿,武力拒捕。

白锦堂就怕他不拘捕,上前就是两腿。

孙绍祖的脚踝应声而断了,终于老实了。

隔了几日,他家里才知道了孙绍祖犯事儿。

拿了千八百银子的打点才赎出来。

然后,候补的资格没有了。

身上的爵位也革除了。

倒霉催的孙绍祖,只好灰溜溜带着他老娘,回乡下做土财主去了。

张氏贾敏闻讯都说:“只怕这个姓孙的真是缺德事情做多了,天收他了!”

石梅一听说锦衣卫抓嫖·娼·狎·妓,心里有所猜测,却是没有询问过白景堂。

转眼间,杜家下聘之期到了。

杜家的聘礼满满当当十六抬。

聘礼包括金玉首饰,绫罗绸缎,衣衫鞋袜,锦缎布匹,门门齐全。

最是一抬贵重的聘礼,是御赐的一柄白玉如意。

其余有喜饼,干果糖果,双雁、双鹅、双鱼、羊羔六只、美酒二十四坛。

喜饼,羊羔美酒是给女方祭祖招待客人之用。

杜璟的母亲在任上,聘礼是杜璟的祖母亲自送来。

元春在姐妹陪伴下,眉眼如画,仪态端方的坐着。

杜璟的祖母阁老夫人越看越是喜欢,亲自把聘礼中一只祖传的镶嵌宝石的凤钗,戴在元春头上。

阁老夫人端详着元春圆润的面额,饱满光洁的天庭。

柳眉杏眼,肌肤莹白。

她笑盈盈的跟石梅说:“不是我老婆子夸嘴,我这个孙媳妇,真是越看越有福气。”

石梅也不客气:“恭喜您呢,贤媳入门,惠及三代!”

杜阁老夫人笑得嘴巴合不拢。

心里却是嗔怪这个史老太君太不客气了。

却不想想,你都这般夸赞了。

如此吉祥喜庆的时刻,难道人家嫡亲祖母泼冷水?

说我孙女这不成那不成?

不过,之后,石梅谦辞道:“她小孩家家,未免不稳成,还需要老姐姐不吝赐教。”

元春备了回礼,杜家的干果美酒这些聘礼也退回一半。

然后,亲戚朋友吃喜饼,姐妹长辈给元春添妆。

元春这边备办聘礼的事情,就交给胡嫣然,再有元春的亲生母亲王氏,姨娘王淑华三人。

张氏一万银子,石梅五千银子都提前给了元春。

另外,石梅还给了元春两套金玉首饰,都是御制。

再有一匣子珍珠,外面有钱难买的东西。

这都是石梅分拣好了的,胡嫣然水灵都是一样的份额。

胡嫣然一看老太太的做派,心里大写一个服字。

想着,她父亲若是能够这样平等看待前后房的子女,她也不用跟他们斗智斗勇了。

可恨那个乡下丫头,竟然想沾染她母亲的嫁妆。

张氏办了元春的大定礼,再顾不上家里事了,一心一意帮着侄女备嫁去了。

随着婚期临近,张家越发客似云来。

转眼到了六月十七,张菀送妆的日子。

张家准备的嫁妆,很有书箱门第的特色。

张菀自己也是满腹诗书。

张老爷子便贡献了许多了古董字画前朝孤本,名家字帖,棋谱这些。

再有四书五经都是齐全的。

再有各色砚台,端砚也有四方。

名贵徽墨就有十几种。

笔有丰狐、紫毫、狼毫、羊毫,足足收拾一大箱子。

张氏添加的主要是被褥棉絮,像是百子被,百子帐。

再有书斋装饰,悬挂条幅,熏香棋盘这些东西。

张家不豪富,就陪嫁些书香之气。

加上皇家的聘礼,拢共抬了一百二十八抬出门,送去了四皇子府。

这日,荣府上下全部去张家坐席,傍晚方归。

独张氏留宿张家。

翌日,石梅带领两个孙媳妇与孙子孙女到张家观礼。

张家所住的户部街外面的道路,已经有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