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可以肯定,眼下来说,四爷对水阳没有喜欢的成分。
倒像是审视合作伙伴的眼神。
嘉和帝看待水阳,那疼爱宠溺一目了然。
贾琏心里不免为水阳担忧,嘉和帝若是咯嘣早了,水阳有点悬啊。
贾琏担心陛下的身子,希望嘉和帝至少活到水阳成年。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上旬。
四爷带着礼部官员前来请安,询问有关万寿的事情。
嘉和帝依然不乐意回京,也不接受百官朝拜,只说心情烦躁不愿见人。
六月中旬,贾琏给水阳放了半日假,他要回家一趟。
水阳秒懂:“师傅要替祖母置办寿礼吗?”
贾琏颔首:“我家有好石榴,皇孙想不想吃,我给你带几个?”
从前水阳不吃石榴,虽然看着漂亮,吃起来却麻烦,不仅吃不到什么东西进肚子,满嘴渣还磕牙,还会沾染得满手的黏糊。
极不舒服。
这一次却颔首:“带几个吧。”
他不喜欢吃石榴。
但是,他姐姐喜欢吃石榴。
姐姐喜欢一颗一颗的丢着吃。
那种姿态,似乎比他吃烤鹿肉还要香。
他这回想仔细品一品姐姐吃石榴的滋味。
然后又问贾琏:“我姐姐也有吧?你先给我姐姐,剩下的再带着给我。”
贾琏拍拍水阳,叹口气。
这个小皇孙真是乖得让人不忍心。
贾琏回家便到荣庆堂给祖母请安,顺便跟祖母商议万寿节送寿礼的事情。
石梅招了张氏,再有二房的嫡长孙贾珠前来,一起商议。
两房一致同意石梅的意见,陛下虽不接受臣子拜寿。
但是,万寿的礼物不能节省。
至于赠送什么礼物,贾琏跟祖母的看法不一样。
贾琏主张,既然陛下不接受朝拜,估计一些形式上的礼物也不会接受。
像是美玉,屏风,古董,嘉和帝根本不看在眼里。
贾琏就说:“家里不是有莲蓬石榴都成熟了,这些灵植各自摘上一篮子送去,陛下或许更喜欢。
再有,家里的灵茶,陛下很喜欢,不如把剩下的茶叶进宫一二斤。”
石梅如今扩大种植,一年也能产上十几斤上等茶。
贾琏表态:“孙儿屋里半斤茶还没有开封,孙儿愿意拿出来。”
贾琏其实有一斤茶的份额,他送了半斤给燕候这个岳父去了。
石梅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即便表达了敬意,又不会让人觉得谄媚。
石梅就说她自己份例挪出来了。
张氏自然听从婆婆儿子,却说道:“何必委屈母亲,琮儿不吃茶。”
又提议是不是往燕候家走一趟。
如今有迎春惜春帮忙,叶筠与元春暗地协助。
张氏倒是不差媳妇使唤,却是心里着急,耽搁孙子。
今年贾琏也二十了。
下面还有元春贾琮两个等着成婚。
贾琮不急,元春的婚事杜家问了几次了。
石梅其实想借着贾琏的婚事把元春多留几年。
姑娘大一点出嫁,生孩子什么更加安全。
但是,张氏着急,贾琏如今都不怎么着家,一心都在御前当差。
张氏很怕燕候家里有想法。
其实,燕候家里除了燕候夫人与水灵蒙在鼓里。
老夫人与燕候这两个明白人对贾琏感激不尽。
陈老太君虽然没有公然露面,却是经常去景山探望孙子。
她知道贾琏从生活上到学习,把水阳照顾的十分好。
至于为何没有让燕候夫人与水灵知道真相。
因为,燕候府必须是真正失去儿子。
燕候夫人也就必须表现出失子之痛,才能瞒得过众人的耳目。
没有瞒着老夫人,因为她是决策人。
二来,她经常会跟陛下会面,根本瞒不住。
三来,她上了春秋,受不住打击。
这边燕国公府老夫人得知荣府祖孙三代上门探视,一边吩咐大开中门迎接。一边让人前去通知儿子回府。
燕候夫人如今还是病得厉害,虽不至于骨瘦如柴,却是面色煞白。
贾琏随着祖母母亲前来探视。
燕候夫人一见贾琏就哭得厉害。
这个女人的心都掰成八瓣了,又要伤痛幼子夭折,又要心疼女儿误了花期。
可是,如今她实在提不起精神替女儿备嫁。
水灵也不放心母亲。
故而,婚事耽搁了。
因此,面对女婿,燕候夫人十分愧疚。
贾琏一再表示他不没关系,他可以等。
一年三年都可以。
张氏闻听贾琏说三年也可以,差点开口反对,却被石梅的眼神阻止了。
燕国公府有病人,石梅等也不好多留,只是留下贾琏等候燕候,石梅跟着张氏告辞出府。
然后,燕国公府人老夫人送石梅与张氏出门时说道:“不会让婚期拖三年,水灵给弟弟戴孝,只需一年。
一年之后,我们府里就可以办喜事。”
石梅与张氏得了准信,十分高兴。
这边石梅出门不久,燕候回府。
贾琏遂跟着燕候一起重返老夫人萱堂。
燕候或许跟嘉和帝四爷有约定。
自从六皇孙进宫之后,燕候很少进宫觐见嘉和帝。
老夫人跟孙子的接触业有限。
因为皇孙要读书要习武,根本没得多少时间跟祖母祖父玩耍。
故而,母子们对于贾琏的叙述听得十分仔细,生怕错漏半点。
闻听林如海如何对皇孙耐心细致,母子们都很感激。
老夫人留饭,吩咐水灵的兄长水澈陪伴贾琏去后院散心。
其实是让贾琏水灵这对未婚的夫妻见个面。
至于贾琏会不会泄露天机,母子两个都很相信贾琏的诚信与大局观。
如今走到这一步,一步也错不得了。
贾琏与水澈郎舅两个离开萱堂。
陈老太君长长叹息一声,说道:“看着你媳妇的样子,我真是不忍心。
这事儿是我们对不起媳妇,你今后找多少女人我不干涉。
但是,不能再生孩子。
莫说我这心里过不去,小六将来知道真相,也不会谅解。”
燕候道:“这事儿陛下乾纲独断,我们也做不得主。”
陈老太君便道:“那就对梅氏多体贴一些,后院那些没孩子的莺莺燕燕都打发了,留几个老城些的便罢了。”
老夫人说话不是无的放矢,如今给燕候送美人的人家实在多。
燕候都收下,一个大院子集中养着。
陈老太君想起来就闹心。
这日贾琏在燕候府吃了晚膳方才回府,之后来给石梅请安。
之前商议寿礼的时候,石梅看出了贾琏的神情,有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