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的命运拐了弯

贾府老太太应该看不懂这些才是。

石梅心里思忖,她只是一个多月没有关注加贾政,难道贾政已经学会了阿拉伯数字的运用?

石梅忍不住再次翻阅几张。

忽然发现了贾政的学习笔记。

一与1对应,二与2对应。

石梅心里噗嗤一笑,弗朗机人不知道怎么教导贾政学习阿拉伯数字。

会不会也是:1像铅笔,2像个小鸭,0像个鸭蛋?

谁料想贾政忽然回来了。

蓦的见到石梅在翻看他的作业本儿,吃惊不小:“母亲看得懂吗?”

石梅不慌不忙的抽出那张写着三百六度的圆:“政儿这是准备造办马车?

我看着这个像是个车轮子?”

贾政:呃……

“不是呢,这个是……”

石梅不爱听了:“不是啊,那就罢了。我出来散散步,忽然走到这里,想着没人,进来瞧瞧。

既然你回来了,我就不打扰你了……”

贾政心里叫嚣:母亲啊,我说了忘记作业本儿啊?

怎么不问问呢?

石梅心里笑微微走了:我就是不问你,那个圈圈是个啥意思!

然后,贾珠开始在荣庆堂给弟弟妹妹们讲解数学与阿拉伯数字。

却是宫廷画师安东里奥,被嘉和帝派去国子监教数学。

首先教的就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阿拉伯数字。

石梅因问贾珠:“你们国子监不是专科儒学吗?”

贾珠道:“是利用午休上课,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就不听。

但是,有许多学生都愿意去听,觉得老安说话大着舌头蛮有意思。

再者,他教导的很简单,用我们的一二三,对应他们的阿拉伯数字,很好学的。

他还把阿拉伯数字用在珠算上,简明扼要,比咱们文字记载更加明确。”

石梅闻言笑道:“不如这样,你以后再记录总台账就用阿拉伯数字。

这样,别人看不懂,咱们一眼就懂了,谁想捣鬼,窗户都没有。”

贾珠惊讶:“祖母也想学阿拉伯数字?”

石梅道:“这有什么。

古人贵朝闻夕死,你祖母我还年轻得很呢!”

贾珠忙着作揖:“祖母训教的是,孙儿都听祖母,从这个月起,没月结算,孙儿就尝试用阿拉伯数字记账。

不过,孙儿觉得这才开始,谨防万一,咱们用双账吧。

这样即便错了,也有据可查。”

石梅心里撇嘴,怎么会错呢,闭着眼睛我也不会错。

但是,石梅却是高兴的说道:“就这么办,等你记账顺手了,贾琏元春贾琮都要学。

你可要好好教导弟弟妹妹们。”

贾珠高兴的应了。

三天后,贾珠回家来兴奋不已。

却原来,嘉和帝竟然去了国子监听安东里奥教授数学。

贾珠为何高兴呢?

却是贾珠把他改版的独立账户带去学堂,利用听课的时间,请教安东里奥。得到了安东里奥的夸赞。

说贾珠的记账方法很有创意。

嘉和帝遂招了贾珠单独说话。

然后夸赞贾珠说:不愧是荣公的孙子,孺子可教!

然后还有赏赐:端砚徽墨,全套的御制四经五书。

这可是无上的荣光啊!

国子监的同窗再看贾珠,就如同再看一个预备状元郎了。

石梅便明白,老皇帝这个样子似乎是康熙附体。

心里猜测,难道,下一任皇帝是四皇子?

然后,石梅让斥候暗中打探四皇子的详细情景。

四皇子的身世放到石梅的案头。

结果,四皇子的母亲只是小选出身宫女。

然后从宝林一直做到如今的德嫔。

石梅心里就咯噔一下,德嫔?

太巧了!

再看四皇子的兄弟姐妹。

四皇子没有姐妹,只有两个弟弟。

然后,这两个弟弟的位置让石梅十分震惊。

一个十三皇子。

一个十四皇子。

两个人还只是相差一岁。

不是说嘉和帝十分宠爱甄贵妃呢?

为何德嫔生了三个皇子?

却是个嫔?

这是在搞什么呢?

怎么也要封妃吧?

然后,石梅继续研究四个妃嫔的家世发现,四妃的出身都比德嫔高。

贤妃的父兄都是大学士,属于清流的顶端。

华妃本身是江南望族之女,她父亲是云贵总督。

哥哥在漠北克虏军麾下做副将。

惠妃的哥哥是内阁大学士。

淑妃倒霉了。

然,她叔父是前任内阁大学士。

德妃的父亲只是个老秀才。

她哥哥也是得了四皇子提拔,如今在京郊卫戍应做个偏将。

然后,石梅找出上次收集的九皇子的身世资料。

九皇子今年二十三了,十三十四,一个十八,一个十七。

嘉和帝该有多么喜欢这位德嫔。

孩子才三月,就又怀上了。

德妃很像四爷的母亲。

但是,却少了妹妹多了弟弟。

石梅吩咐把□□十三人的资料一起对照。

八皇子一点也不出名,就是个文弱书生。

十皇子倒是有点意思,跟大皇子一样,喜欢武艺。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皇子们不是喜文,就是喜武。

而且,不光是十三十四弓马骑射很不错。

四皇子本身也很不错。

并且,十三十四的武功是四皇子教导。

十三十四因为知道与大位无缘。

两人关系还很好。

十三照顾十四,十四尊敬十三。

当然,两人都尊敬四皇子。

这完全是推翻雍正的存在。

石梅又看了四皇子的后宫,却有些像四爷:没有嫡子,只有两个庶出儿子,一个庶出的贵女,身体还都不大好。

眼下来说,四皇子没有任何优势。

刻薄寡恩也看不出来,因为朝廷还没正经催债。

本来若是燕候抓不到钱,大约这边朝廷要开始抄家了。

但是燕候在江南一通蹦跶,税银哗哗流进国库。

文武百官的欠债就可以缓一缓。

嘉和帝也不愿意得罪这些臣子属下。

为此,荣宁二府还受了闲话。

有人讥笑荣宁二府,拍马屁没拍对地。

真是不知死活!

石梅看过之后,把这一批资料全部销毁了。

通政司无孔不入,听说夜半会潜入相关人等家里进行搜查。

虽然觉得很邪乎。

石梅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的把柄。

林如海寿诞之后,并未马上俩开京都。

他在等待嘉和帝最后的答复。

燕候除了参奏杭州织造,还参奏了苏州织造,江宁织造。

这两座织造府历年拖欠的税赋,竟然高达三百万两。

这其中又涉及到甄家。

三家织造府都有给甄家行贿,十几年的贿赂高达百万两。

然而,面对如此巨贪,嘉和帝却暧昧起来。

石梅得到贾敏的传来的秘信,脑海里马上极其一段相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