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爷开启荣宠路

今日相看,石梅提前给杨氏通过气。

杨氏听闻这门亲事,心里羡慕得很。

瞧见梅家陈家的小姑娘,心里就有些活泛。

陈家是将军府。

梅家翰林府邸。

都是很好的联姻人家。

若是给贾蓉找个这样门第的媳妇,独立门户也不发愁。

父亲不靠谱,岳父可以帮衬。

石梅一眼看透杨氏:“你瞧瞧那个裤子粘住了的是不是蓉儿?只怕似乎在哭鼻子。”

提醒杨氏,贾蓉还是个鼻涕虫,不着急。

贾琏相看,她就觉得小了,即便看上了,也得等姑娘及笈再小定。

这之前,成为通家之好。

午后。

石梅张氏杨氏就没出门,带着迎春惜春参观过燕国公府的室内花房。

整个一个小花园子。

香气扑鼻。

却是各色兰花竞相开放。

好些个名品,墨兰、寒兰、莲瓣兰,春兰,香兰、剑兰。

石梅赞叹不已:“这兰花可是不好养活,夫人真是一双巧手!”

燕母道:“什么巧手,孰能生巧,这些年我除了看顾孩子们,心血就花在这些花草上头了。

五月份姐姐再来,我有几株好牡丹!”

石梅越发惊叹,没想到燕国公老夫人竟是个花仙子。

历来兰花牡丹最难栽培。

石梅这时对燕国公老夫人有了新的认识。

能够把花儿当成孩子一样精心伺候,这个心地不会差。

她不过是当初进错门,然后又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一个跋扈的人。

晚膳时,贾珠、贾琏、贾琮、贾璋,贾蓉几个,跟水家陈家梅家的孩子已经成了好哥们,有说有笑。

然后就说到进学的事情。

贾珠贾琏都想去国子监读书。内阁与六部尚书都会去国子监讲学。

这是现成的人脉。

是故,京都学子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荣府只有一个名额。

贾政眼下只是五品官,没有资格申请国子监的名额。

贾珠眼下虽不着急。

但是,三年后,杜先生请辞,贾珠进不去国子监,就必须要去江南,或者河南游学。

石梅不反对游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但是,孩子上了国子监,今后在官场有同窗,同年,恩师护驾,就会顺遂很多。

这个人脉,花钱也买不来。

燕国公就说:“政二爷研究自鸣钟,这是新型的产业,对朝廷的贡献无法估量。

陛下圣明烛照,未必不会格外施恩。政二爷得自己上折子争取才成啊。”

贾政一听这话顿悟,燕候这是答应帮忙斡旋,忙着拱手道谢。

又拉着贾珠给燕候行礼:“快快多谢燕国公吉言。”

石梅闻言就笑了。

官场造就人啊,贾政也知道隐晦了。

石梅就对燕母一笑:“燕候真是个热心人。”

燕母笑道:“应该的。”

晚膳之后,石梅张氏跟燕候的母亲妻子秘密商议,各自对对方的孩子都满意。

大家约定,先不给孩子通气,两家作为通家之好,相互来往。

等姑娘十五再放小定。

石梅给每个小姑娘一个荷包,装着金锞子玉锁这些玩器。

然后,燕国公夫人就把侄孙女们指使出去了,单单留下水灵一个人。

燕母吩咐水灵重新给石梅张氏行礼。

石梅给了一对灵玉雕刻的凤头簪。

亲手给她插戴:“玉能养人,你养它三日,它护你一辈子。”

张氏给了水灵一对比目鱼的灵玉佩。

水灵已经有些知觉,插戴凤簪子她还没什么。

看见一对比目鱼,脸上一红。眼睛飞快的看了祖母母亲一眼。

见祖母母亲满眼含笑,这才福身道谢收了:“多谢贾伯母赏赐。”

然后,到了告辞的时候。

元春跟水灵,还要成家的陈婉陈媱,依依难舍。

梅家的两个小姑娘也拉着元春询问:“元儿姐姐几时再来玩儿?

元儿姐姐,你讲的故事好好听哟!”

几个姑娘叽叽咕咕的说着话。

石梅就跟燕国公府的婆媳,还有陈家的夫人,梅家的夫人说道。

“瞧这些小姑娘,花朵儿似的,真是让人羡慕。”

梅翰林夫人也道:“我那两个丫头最喜欢她几个姐姐了,每次见面都舍不得。回去念叨好几天灵儿姐姐婉儿姐姐。”

陈夫人自然不会落燕国公嫂子的面子,忙道:“我们家婉儿媱儿也喜欢你们家的双胞胎,只是平日要上学。

不然,恨不得天天见面。“

石梅便道:“这道好办了,不说天天见面,十天半月见一回没问题啊。

我们家也有个不大不小的荷花池子,别的景致没有,夏日的荷花特别鲜艳。

赶明儿荷花开了,让元儿给几位小姐妹下帖子。

我们也有水上纳凉的亭子,小船也有几只。“

梅夫人陈夫人都说好。

燕国公老夫人自己不出门,却希望孙女出门散散心。

“这感情好,我们灵儿今后多了一个去处。我不大出门子,把孩子们闷坏了。”

她媳妇梅氏忙道:“哪有,您那花园子的花儿孩子们也看不够呢。”

张氏忙着凑趣儿:“是啊,伯母若是不嫌烦,我们今后要多来几趟。

您那花儿着实让人稀罕。”

然后,走的时候,燕国公老诰命当真给石梅张氏杨氏三人一人两盆兰花。

石梅得了一盆香兰,一盆墨兰。

张氏也得了一盆香兰,一盆剑兰。

杨氏也是一盆香兰,一盆剑兰。

燕国公老夫人介绍说:“香兰是最香的兰花,放在房里可以替代熏香。

剑兰墨兰香味比不上香兰,却最好养活了。

不过也不怕,若是这兰花有什么不好,可以让人送回来给我,我帮着养几日就好了。”

香兰果然十分香,回程中,石梅让放了一盆栽轿内,果然是扑鼻生香。

元春很感兴趣,盯着研究不住。

石梅便道:“既然喜欢,今后这几盆兰花,就由你照顾。”

女儿家学习养花,而且养育兰花,有益于陶冶情操。

元春十分高兴:“多谢祖母,元儿一定好好照顾。”

石梅道:“燕国公府老夫人说的注意事项你都记下了吗?”

元春笑着举起小玉拳头:“都记住了,灵姐姐说让我跟她通信,有不懂的孙女可以询问灵姐姐。

灵姐姐说,她经常帮助她祖母打理花草呢。兰花,牡丹,茶花,水姐姐都会养。”

张氏闻言越发笑的开心,鼓励元春:“那就好好跟你灵姐姐相处。”

元春就抿着嘴看了石梅好几眼。

石梅便道:“这是怎么啦,我脸上有字啊?”

元春就嘻嘻一笑,挨着石梅撒娇说:“祖母啊,您可不可以跟敬大伯母商议商议,让她把荟芳园借给孙女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