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公很生气

“陛……陛下支持?不可能!”

贾政觉得母亲太过痴心妄想!

陛下心里装着天下事,怎会在意这些奇淫技巧?

贾政觉得,若是他能造出机关火包,或者火木仓,陛下或许会支持。

研制自鸣钟,不挨骂就好了!

石梅很奇怪贾政的反应:“为什么不支持?

你研究出来的钟表技术,将会献给朝廷,替朝廷创收。

一个国家要强盛,就要大力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然而,这话贾政听不懂。

石梅改口道:“这种先进的科技,私人不可能保留,必须归入朝廷。

既然迟早是朝廷得利,为何不干脆让朝廷出钱出力,咱们家的番薯,不是这样?”

贾政觉得舌头不灵便:“可是您不是说贾氏钟表行?”

石梅颔首:“你研究出来的东西可以用你的姓氏冠名。

比如你师父山子野,他修建出来的园林宫殿,难道属于他自己吗?

肯定归属朝廷。

但是,大月朝的历史会记上一笔,谋朝某代,某年某月,工部某某,率先研究出本土自鸣钟,保护了本朝的经济不受番邦冲击,提高了朝廷赋税,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云云。“

这就是青史留名。

贾政嘿嘿一笑:“儿子惭愧,不敢做此奢望。”

石梅一哼:“为什么不敢奢望?

这世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六年前,你知道有今日吗?

六年前你若是接受陛下恩荫,短短三年,你能连升两级,晋升工部郎中,独当一面?

事在人为这句话,你要牢牢记住!“

贾政闻言收起嬉笑:“儿子惭愧,母亲教训的事情。”

石梅道:“为什么要寻求朝廷支持呢?

因为研究钟表非一日之功,花费的金钱那是堆山填海。

再有,我之前已经在研究了,这个钟表制造,跟山子园林一样,你得有师傅,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贾政顿时泄气:“这个师傅如何找呢,会做钟表的都是佛郎机人,儿子哪里去找他们……”

石梅道:“怎么不好找了,找理藩院啊,那弗朗机人,吕宋人,扶桑人,不是一直想要觐见陛下吗?

只要陛下接见他们,你不就有师傅了?”

贾政摇头:“这谈何容易啊,因海疆的倭寇与弗朗机人勾结,贩卖武器,陛下因此十分厌恶西洋人,觉得他们居心不良。”

明朝可是开放过口岸,清朝闭关锁国,也曾接纳过传教士。

眼前这个明朝与清朝综合而成大月朝,至少会接纳传教士。

洋人已经在海疆与江南获得开办货栈的权力。

燕候已经给陛下敬献了自鸣钟。

燕候这个人很是通透,一旦看出这些洋货的利润,只怕就会居中促进。

再者,不光是明朝,清朝也曾经大力研究火器。

眼下却没有动静,石梅猜测,未来的十几二十年,这些事情只怕都会发生。

大月朝要跟倭寇干,要跟老毛子干,没有火器肯定不成。

嘉和帝也好,后面的皇帝也好,总归会被历史推着往前走。

传教士进京进宫,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今贾政提前涉猎,不过是占个先机。

一旦朝廷接受弗朗机人觐见,火器自鸣钟这些东西就会即刻上马。

贾政占了先机,这一辈子肯定不会止步郎中。

石梅盯了眼贾政,这个书呆子,只要爱上了就会着迷,希望他迷恋西洋科技吧。

这件事情成功,对于贾政的人生,将会是质地飞跃。

贾政或许能够走实业强国,科技兴国的路子。

从而跻身这个朝廷的顶端。

这个时代限制了女子,石梅只能引领方向,具体如何,要看贾政的造化。

但凡一个人能够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强求不得!

不过,即便不成功,只要贾政沉溺研究就好。

如此,荣府两个儿子,一个远在江南,一个沉溺科技。

再不会陷入夺嫡的沼泽。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

嘉和帝在停办三年中秋庆典之后,再次恢复宫宴。

白日在畅音阁看戏,晚上则在御花园举行大型的赏月晚宴。

石梅张氏杨氏,都接待了内务府的请柬。

石梅原本不想进宫。

然而,张氏怀孕七月,大腹便便,不能成行。

石梅再辞,就是全家回避,有些打眼。

石梅将自己脸上比照赖嬷嬷的面色修饰一番,肤色由瓷白变成灰白。

再上了薄薄的胭脂,戴上大红色的额饰。

大红色衬得肌肤越发暗淡,呈现出一种年老色衰,偏偏要擦脂抹粉的效果。

除了没有皱纹,一切完美。

石梅嘴唇本来红润,石梅还是擦了口脂。

穿上银紫色的袍子,活脱脱一个徐娘半老的富贵太太。

石梅收拾妥当出来,杨氏把石梅盯了好几眼:“婶娘,您这脂粉哪家铺子买得,是不是时间太久了,一点光泽也没有,您还不如不擦呢。”

石梅瞧了瞧:“是吗?

我觉得很好呢,时间来不及了,我们早点去排队。”

石梅心里却暗自一叹,今后在杨氏面前也要小心些才是。

石梅与杨氏各自上了朱轮马车,贾政贾敬护轿,前往宫门排队。

宫廷宴会将在巳时开始。

石梅的车架被执勤的侍卫引到国公府一块停顿。

紧挨着的车架,便是燕国公府的婆媳两人。

燕国公老夫人虽不及石梅是老国公夫人,但是,燕国公如今是贾赦的顶头上司。

故而,石梅主动向燕国公之母点头问好。

燕国公府婆媳们很热情的点头致意。

这种场合不适合行礼,也不适合大声喧哗。

点头一笑表示善意,也就足够了。

说起来,这一次燕国公立功,贾赦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燕国公婆媳也该对荣府人客气些。

约莫半个时辰,车架开始挪移,到西华门下车,改坐小轿子到苍震门。

诰命至此,下车步行到皇后的翊坤宫请安。

赐膳之后,才会陪同皇后一起到畅音阁听戏。

这一次,主持后宫的的娘娘换成了皇后与傅贤妃。

傅贤妃是一位体态丰盈,面容圆润的娘娘,给人一种富态慈爱的感觉。

傅贤妃之所以封妃,乃是为陛下产下第七子。

因此从贵人一路高升直到贤妃之位。

傅贤妃还有三皇子之母淑妃,都是陛下早年的妃嫔。

岁数比较大了,青春不再,恩宠不再,只剩下满身的皇家气势。

石梅进了翊坤宫就跟杨氏一路,顺便跟八公府的诰命打招呼,交际应酬。

左不过是相互夸赞儿子孙子之类的话。

当然石梅受到的夸赞最多。

荣府两个儿子最近都升官了。

然后,石梅再没想到会被人指桑骂槐。

却是淑妃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