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担忧的 圣宠

这件事情你知道就好,不要惊扰你母亲养病。”

虽说毓秀眼下恨得咬牙切齿,当初七八年还是有夫妻情分,免得说起这个人扰乱了她的心神,不利于养病。

石梅希望过年的时候,大家能够高高兴兴。

至于和离的官司,年后再打。

白锦堂应了:“多谢外祖母替外孙做主。”

腊八之后便是年,私塾从腊八当日开始放年假。

白锦堂合着贾珠贾琏,还有私塾的八个本家子弟一起,接受了石梅分配的任务。

贾珠贾琏,负责跟大小庄头掌柜对账。

白锦堂再有族里的八个孩子给石梅打下手,负责登记书写荣府与各府的往来礼单,再有给族人分发年货。

贾珣媳妇负责监管整个府邸的清洁大扫除。

腊月十二。

王淑华到荣庆堂给石梅请安,自请帮忙。

王淑华进府半年,石梅碍着王家,基本没有教导过她什么。

一是她的身份不合适在荣府行走。

二是石梅想看看她的心性。

无论贾玫的调查,还是石梅亲眼相看,都不过是皮毛。

真正看穿一个人,必须得经历一些事情。

张氏已经临时临月,石梅也很有些放心不下。

若是王淑华照顾张氏,就能让石梅少一分担心。

可是,石梅怕张氏多思多想。

隧道:“年下府里正忙碌,你负责盯着你大姐姐大嫂子四妹妹,你大嫂子那边一旦发动,你迅速前来提醒我请太医。

你大姐姐那边若有需要,奴婢照顾不周,你也及时禀告我,可记住了?”

本来是贾珣的媳妇照顾毓秀,只是年跟前,府里忙碌,不得不把她抽出来帮衬庶务。

后街其他的媳妇,石梅不大了解,也怕麻烦。

贾珣两口子不同。

贾珣如今跟贾数一样成了荣府客卿。

他开了一家蜜饯行,专门贩卖各色蜜饯。

石梅把内务府划拨的一个两进小院,分给他们夫妻居住。

贾珣冬月出门去南方采购蜜桔柚子冬枣这些时令水果,尚未返京。

贾珣两口儿住在荣府,吃在荣府。她媳妇跟着石梅帮忙,应当应份。

贾珃也在帮衬荣府掌管生意。

他在琉璃街开了一家古玩铺子。

可惜的是,这个贾珃没有成亲。

不然,他媳妇也是个助力。

这一过年,石梅才发现儿子生得少了,媳妇不够用。

管事媳妇也不少,石梅怎么看着都不大合心意。

十个人捏把在一起,也不如张氏一个人让人放心。

往年有张氏搭手,石梅既轻松又放心。

可是这个媳妇不生孩子,人丁不旺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石梅有时还要前去议事厅,看看贾珠贾琏两个对账。

金陵的二十五家田庄,今年的收入还不错,比之去年竟有上涨,不多不少四万零五百。

石梅询问究竟,却是因为周边省份受灾,金陵米价上涨了。

石梅看了账本,今年荣府依然捐赠了一千石大米。

东省地捐赠了晒干的番薯一千石,大米五百石,赈济流亡到东省地的灾民。

东省地除了各色米粮,肉食毛皮,纯利润拢共四万三千两。

多出来的是张珏养殖业的收入。

今年进京的带队人变成了张珏。

张珏捧出两个盒子,打开后却是野参。

根须有五寸方圆。

品相很好!

张珏道:“这是小子孝敬太太,多谢太太的信任。”

然后,张珏告诉石梅两件事情。

一件事,金陵老五房的贾代禄一家,在东省地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张珏询问需不需要援手。

第二件事,贾珍年前在东省地跟人打架,被人开了瓢。

然后被一个女人救了。

这个女人姓余,是陪都副将余将军之女。

之后,贾珍天天上门纠缠,被余小姐揍了好几回。

张珏问要不要管一管。

不然,他怀疑,贾珍会被余小姐打死。

石梅神色复杂的看了张珏几眼,询问:“你为何告诉我这些?”

张珏拱手道:“我母亲说,府上对我家有救命之恩,不然我们母子早就成了一堆枯骨。”

石梅一笑:“你想不想寻找你的父亲,认祖归宗?”

张珏道:“我母亲说不知道父亲的信息,我也不想认贼为父。”

石梅一笑,那个女人大约编造了她被强的谎话。

不然张珏不会说认贼作父!

石梅收到银票之后,当即让贾赦送了五万去户部。

杜祭酒升迁,荣升户部尚书。

荣府得给他个开门红,讨个吉利。

石梅看着换回来借债凭据,心里只是庆幸,亏得大月朝户部的借债不必跟盐商一样需要还息。

不然,八十多万的息钱可是不得了。

朝廷借给盐商的帑币,利息几乎跟本金持平,还有超过。

荣府的欠债这么算,八辈子也还不清了。

石梅看着户部的借据,忽然觉得不对了,因问贾赦:“去年还有四十万欠债吧?”

贾赦颔首:“是啊?”

石梅将借据给贾赦观瞧。

欠债一般都是写一张新的欠条,抽出旧的欠条。

石梅戳着去年的欠条:“瞧瞧这里,写的是三十万,四十万跟三十万是无法修改的。再看看,这字迹是你的吗?”

贾赦捧着借条仔细观瞧,虽然此人模仿了贾赦的字体,但是,还是有所不同。

不过一年的时间,贾赦记忆犹新,他写的的确是四十万两。

贾赦满脸惊讶:“这有偷钱的,有赖账的,从没听过有替人还债的呢?”

石梅言道:“户部尚书虽然换了,吏目应该没有更换,去问问,弄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不明不白的恩情,咱们不能受。”

贾赦去了半日方才回转。

先找了吏目,吏目不明所以,言称是侍郎大人亲自经手,并非只是更改账目,而是有实打实的银票入账。

贾赦便又请了原本的户部侍郎吃茶,这般辗转方才晚了。

石梅遂问:“可问清楚是谁替咱们还了十万两?”

贾赦道:“侍郎大人说他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只知道是内务府总管送过来的银票,指明偿还荣府欠债。”

母子两人都知道,内务府的官员只恨自己贪污的不够多。

正所谓‘房新树小画不古,必是内务府’。

再不会莫名其妙替别人还债。

除非他的主人发话,赏赐某某多少银,用于某某。

石梅不由想起魏东亭,亦既红楼始祖的原形曹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