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石梅不认得。
杨氏说道:“我嫂子出自兵部员外郎尤家,他们平时很少出门走动,不怪婶娘不认得。”
石梅顿时舌头打结:“尤家?”
杨氏道:“是啊,我嫂子就两兄妹,他嫂子身子不好,吃了几大水缸的汤药,也只生下个女儿,虽然生得聪明伶俐,到底没有儿子,因此,我嫂子在娘家那是说一不二,他哥哥嫂子也都稀罕我大侄子。”
石梅眼皮子一阵乱跳:“尤家大兄只有一个闺女?今年几岁?”
杨氏道:“我倒不是很清楚,大约十岁左右吧,比我侄女儿还小五岁。我小侄女今年十四,那丫头九岁。”
石梅没那脸黑线,这时候,石梅才后知后觉,杨家姑侄两个都是原配,迟早要给继室腾位置。
多数人猜测杨氏是难产而亡?
可是,石梅能阻止杨氏怀孕吗?
她再是长辈,也管不到人家夫妻间的事情。
尤氏本身能力没问题,关键是她娘家撑不起,贾珍不喜欢。
还有杨晴儿是怎么死了呢?
眼下来看,贾珍没准备报复杨晴儿,按照杨晴儿聪明,还有她自身的条件,满腹的诗文,千娇百媚。
贾珍眼下在气头上,说不得一年半载,这两人又和好了。
毕竟是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的夫妻。
就像是顺治对董鄂妃,无论她嫁过人,还是得了天花,满脸脓疮,他都喜欢。
石梅很好奇眼下杨晴儿如何自处:“你这一早过府,蓉儿呢?”
石梅以为杨晴儿眼下肯定抓住儿子不放。
结果杨氏说道:“蓉儿奶娘跟月娘一起在照看,这会子天气冷,那小子都会咿咿呀呀说话了,不然带来给婶娘瞧瞧。”
月娘是杨氏的陪房丫头,也是贾敬的同房丫头。
石梅蹙眉:“孩子跟着你吗?杨晴儿接管了中馈?”
杨氏叹息:“晴儿对我娘倒是真几分感情,听说我娘病重,她就是探视,如今我娘都是有她照管,得知我娘不能走路了,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杨晴儿不是不知道感恩,她是觉得杨氏对她没有恩情。
石梅本来是为了缓解张氏的焦虑,结果引出杨氏的抑郁。
石梅能独当一面,却不是巧嘴八哥。真心不知道如何安慰杨氏。
杨家眼下可谓一败涂地。杨晴儿也算是无所归。
杨氏修掉儿媳的相法要搁置了。
这件事情,石梅无法替她办了。
巳时,贾珍飞马回府,见了石梅下跪行礼:“恭喜叔祖母,陛下当殿下旨,赦叔父殿前袭爵,加恩一等侯爵荣国侯,五世而斩。
入锦衣卫当差,官封抚镇司抚镇,正四品。孙儿赶着回来报信,我父亲政二叔陪着赦叔父即刻回府。”
石梅的谋算总算成功,虽然跟贾赦宗室隔了一层,不及一般母子连心,任然十分高兴。
“赖大,鞭炮准备好。”
赖大早在外面候着,闻言回道:“太□□心,奴婢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大爷回府了。”
石梅看了张氏一眼,再看贾敏:“今儿你嫂子只怕有喜事,你替你嫂子张罗张罗,把库房里那张最好金丝楠木香案找出来,擦拭干净,少时要用。”
贾敏笑盈盈应了。
张氏想要谦辞,觉得不是时候,今日不能说扫兴之言。遂起身道:“我跟妹妹一起吧。”
石梅笑道:“去吧,免得你跟这儿坐立难安,惹得我也跟着紧张。”
张氏一笑,与贾敏牵手去了。
杨氏这里笑着恭维道:“自我进贾府二十年来,还没见过婶娘紧张的模样,今日婶娘紧张一个,让侄儿媳妇也开开眼。”
石梅小看杨氏:“嗯,会说笑了,真好。”
杨氏虽然有缺点,不失为一个真性情的女子。
只是她看错了亲人,一颗真心被人践踏。
人生很漫长,石梅需要一个闺蜜共享成功与烦恼。
杨氏这个人及很不错。
有爱心,拧得清。
张氏也不错,毕竟是儿媳,有些事情不能跟她分享。
最主要一条,石梅能够把得住杨氏。
石梅正在沉思,忽然间外面脚步跑动,丫头禀报道:“回禀太太,大爷回府。”
在前院把风的贾珠贾琏一阵风的跑进们来:“祖母,祖母,父亲(大伯)回府了。”
同时,前门想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这般时候,张氏贾敏匆匆跑回到荣庆堂。
石梅张氏杨氏贾敏,再有贾珠贾琏贾琮元春四人都换上了儒生袍,挺胸收腹,小尾巴似的在石梅身后站成一溜。
石梅知道四个孩子没经历过这样的喜事,脑子有些懵了,遂挥手道:“你们跟着我做甚啊,到门口去迎接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