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功劳(捉虫)

虽然舍不得打死亲生,王氏这个时候看着儿子只觉得碍眼,她生的儿子怎么这般笨呢?

遂挥手呵斥:“大人的事情问什么?读书不认真,到喜欢关心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还不赶紧回去背书,小心我告诉你老子打死你!”

贾珠一走,王氏招来了周瑞家里,张才家里秘密商议。

王氏恨极了冷笑:“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们得意!张才家里,你找个人混进周家村去,看看到底有多大的种植规模。

周瑞家里,我写一封信,让你们当家的亲自送进京都。”

周瑞家里心里很有些谋略,说道:“奶奶,别说如今还没弄清楚情况,就是清楚了,大爷可是行伍之人,那马匹也是最好的骏马,我们家的只能租赁马车,跑不过大爷,只要大爷地上本章,一切都晚了。”

王氏急得只转悠:“这可怎么好?”

周瑞家里这时言道:“奴婢知道,大爷二爷之间传信一般都是用的信鸽传书,咱们家在金陵就有鸽哨,鸽哨也跟驿站一样,五百里一站,轮换信鸽,可以日夜兼程,不耽搁时间。奶奶只要能够动用鸽哨,保管比大爷先到。”

王氏激动的攒住周瑞家里:“辛亏有你,不然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周瑞家里得意极了,却道:“奶奶夸赞了,奶奶是当事者迷,奴婢旁观者清罢了。”

贾珠这里被母亲责骂一顿,恹恹的去了荣庆堂,前院他父亲在跟师傅大伯喝酒,回去也没意思。

石梅见了孙儿淹头搭脑,不免关切的询问:“珠儿哪里不舒服吗?”

贾珠摇头:“不是,不过是父亲告诉了母亲有关番薯的事情……”

石梅顿时明白:“你母亲责骂你了?“

贾珠摇头,不好彰显母恶:“也没有,母亲只是很生气,责骂孙儿无用,读书不好,不能讨父亲欢心……”

石梅道:“你母亲这是胡话,珠儿聪明伶俐,勤恳奋进,将必定能够金榜题名,祖母相信你!”

贾珠顿时心情好转:“祖母您安歇,孙儿回去看书。”

石梅道:“去吧,别累着,早点睡,一日之计在于晨,明日早起读书效果更好!”

贾珠刚走,赖嬷嬷就进来禀报:“太太,赵四姐儿来报信,说是二奶奶她们在商议如何给王家报信。”

石梅道:“说了什么?”

赖嬷嬷说道:“具体的他妹靠的太近,却是听清楚二奶奶嚷嚷一句,就用信鸽,其他的没听清,用信鸽干什么也不知道。”

石梅是故意没有刻意叮嘱贾政保密,觉得这般有挑拨儿子夫妻关系的嫌弃。

没想到,王氏果然贼心没死。

至于王氏要传递什么内容,石梅都不用猜。

石梅吩咐道:“告诉金大,要他们父子亲自盯着张才与周瑞,只要他们一出荣府,马上擒拿。”

石梅才不会等他们鸽子起飞再射杀,万一射杀不死呢?

她要的是源头斩断。

当晚,金大就把张才与周瑞抓住了。

从周瑞身上搜出了书信,鸡爪子一样的字体,却明白的叙说了番薯的种植与产量。

最后写道,让王子腾抢先上奏陛下,献上番薯。

至于后续耕种方法,她会随后送到。

然后,试种番薯的之人,变成了王氏自己。买种子之人变成了王子胜。

王氏这是要把荣府送给她王家。

石梅捏着信件,心里却在想,除非王氏重新头胎,否则,只怕宝玉没机会出世了!

但是,即便蝴蝶掉宝玉,石梅也不能放纵王氏。

为免贾政难堪,石梅等贾赦与贾敬史鼎林如海母子启程之后,这才找了贾政说话。

贾政得知自己几句随便之言,竟然让媳妇生出这般灭绝荣府的念头,羞愧难当,当即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臣不密,儿子一直三省吾身,以为万无一失。再不会想到,枕边人竟成了奸细!母亲,儿子要休了王氏!”

石梅叹息:“不说她给你父亲守满三年,只说贾珠元春两个,你休妻之后,王氏就不是原配,他们兄妹就失去了嫡出地位,你想过没有?”

贾政梗着脖子:“儿子宁愿死,也不愿意再跟她做夫妻,母亲,王氏这样财狼秉性,母亲难道不怕儿子有一天死在她手里?”

石梅失笑:“这一点不会,她还要指靠你掌控荣府。话说回来,你休了王氏,未必能够娶到更好的,即便娶到更好的老婆,王子腾如今如日中天,他能够容忍?”

贾政道:“朗朗乾坤,他还敢杀人不成?”

石梅道:“不敢光明正大的打死人,暗地里把你弄残废呢?六根不全之人不能科举,不能做官。

王子腾可是亲自参加过海上贸易,在海上走一趟,不杀掉几十个海盗是不可能的,杀伤人命在王家人眼里稀松平常,你可要三思,三思过后,一定要休妻,那时候我会出面跟王家斡旋。

但是,这事儿必须是在你参加秋闱之后。

这一段时间,我会控制王氏,再不会让她惹事。”

贾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应了,回去跟着山子野研究建筑不提。

石梅这里找来赖嬷嬷问话:“王氏可有什么不能沾染的事物?比如桃花癣这种?”

赖嬷嬷摇头:“二奶奶进府快八年了,从未听说过她跟什么饮食犯克的。”

石梅说道:“我这么说吧,二奶奶出卖荣府,我要处罚她,至少三个月之内不能让她出府。可是,又不能强行捆绑她,所以……明白吗?”

当然可以直接禁足,但是,石梅要让王氏自以为得计,看看王家除了鸽哨,还有什么后手。

石梅记忆力没有什么可行的法子。但是,石梅相信赖嬷嬷这种存在必定有办法。

果然,赖嬷嬷说道:“奴婢知道一种法子,奴婢小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去买生漆,奴婢只是趴着漆桶看了一回,回去就长了漆疮,一张脸肿的像猪头。后来还是生漆铺子的老板替我治好了。“

石梅摆手:“这个肯定不成,生漆固然好找,王氏也不傻。”

石梅又道:“叫金山!”

斥候的本事无所不有,让人过敏应该不难。

金山来了直接交给石梅一包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