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训练

贾珠偶尔来给石梅请安,眼睛黏在贾琏的弓箭上头移不开。

他眼里羡慕失落让石梅很心疼。

然,石梅就要看看王氏到底是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七月某日,王氏带着贾珠来请安。

忽然间被触动了神经一般愤慨不平起来。

贾琏比贾珠小一岁。

之前,贾珠比贾琏高出一个脑袋,王氏看着觉得很得意。

三个月的时间不见,贾琏竟然个头猛蹿,几乎要跟贾珠平齐。

贾琏因为骑马射箭练拳,气色红润,精力旺盛,活像是一匹拴不住的马驹子。

再看贾珠,淹头搭脑。

尤其贾琏跟石梅相处的模式,让王氏越发嫉妒。

贾琏蹬蹬蹬的跑进门,人未到声先到:“祖母,孙儿回来啦,给祖母请安!”

挨着个儿给石梅王氏张氏贾敏请安。

行云流水一般,毫无俱意。

然后,贾琏哧溜一下爬进石梅怀里坐稳当了,仰着脑袋笑地花朵似的:“祖母,孙儿肚子饿了!”

石梅竟也不生气,摩挲着贾琏的脑袋:“先去洗手更衣。”

然后,吩咐丫头婆子摆上一桌子的点心,供贾琏享用。

再看张氏贾敏,还有荣庆堂的丫头婆子,似乎见惯不怪。

很显然,贾琏在荣庆堂一直就是这般自由自在,怡然自得。

再看贾珠客人似的拘谨。

王氏心里真是酸溜溜的。

这一次,贾琏招呼贾珠上桌享用美食,王氏没再阻拦。

石梅见贾珠上了桌,忙着吩咐:“给你们珠儿少爷准备一套餐具。”

贾琏食用糕饼一般是用银质刀叉。

一边切一边吃,手法熟练,浑然天生。

看得王氏越发嫉妒。

这日回去,王氏瞅着贾珠半晌,最终说道:“你若是喜欢跟着姑姑读书,就去吧。不过,每日要抽空回来看看妹妹!”

贾珠如蒙大赦:“儿子白日去祖母房里读书,去校场练武,晚上一定回来陪母亲用餐,教导妹妹看图识字说故事。”

翌日,贾珠大清早打扮一新来给石梅请安。

然后,贾珠给贾敏作揖:“姑姑,侄儿今天能在姑姑这里读书吗?”

贾琏高兴得很:“好啊好啊!然后下午咱们一起去骑马射箭!”

石梅与贾敏都很惊讶:“你母亲呢?”

贾珠脸儿一红:“母亲答应了,不过,孙儿晚饭不在祖母这里……”

石梅颔首:“嗯,琏儿也不是天天在这里用,他是喜欢哪里就在哪里,你也一样。”

贾珠害怕祖母不高兴,不想祖母这样慈爱,顿时笑得山花灿烂:“多谢祖母!”

八月初,贾珠回到荣庆堂蹭饭。

九月,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

贾珠骑马射箭也纯熟了。

九月初九。

族里举办祭祖仪式。祭祖之后,下午田猎。晚上还要举行丰收宴会,热闹得很。

石梅也受到邀请,带着贾敏贾珠贾琏参加了祭祀活动。

王氏与张氏因为孩子太小,搁在家里不放心,带着又怕撞客,都跟石梅告假。

石梅求之不得。

她觉得年轻的很呢,带着贾敏秋游还能冒充大姑娘小媳妇,多惬意啊。

带着俩媳妇显得老气还不自由!

一般族里祭祀,都是男人出面。

晚上的丰收宴会,才是妇女们显身手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小媳妇大姑娘们会把自己拿手的饭菜贡献出来,让族人们品尝。

评选出茶饭最好的大姑娘小媳妇。

虽然不会发放什么奖品。

但是,经过这次丰收宴露脸,族人们都会高看她们一眼。

族人们再办红白喜事,这些胜出的姑娘小媳妇,就会被各家各户争相邀请去做大师傅。

这在乡里村间可是难得的体面人。

祭祀完毕,差不多就是午餐时间了。

吃了午餐,下午就是田猎的时间。

族里的青壮年,还有贾珠贾琏一边大的小子们撒丫子跑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