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就五十块钱,你不可能拿不出来,弟妹,你就帮帮嫂子呗,我不能看着兄弟娶不上媳妇啊!”
“嫂子,我没钱也做不了这个主,要不你让二哥找云开要吧。”宋月明毫不迟疑的推锅,马凤丽指定是背着魏爱军来给娘家兄弟借钱,说得好听很快就还,谁知道女方会不会把彩礼带到婆家?拿闺女彩礼给儿子娶媳妇的人家到处都是!
万一,马凤丽借钱不还,宋月明找谁说理去?魏爱军能替小舅子背债?何况王宝珍早就不满意儿媳妇贴补娘家,她借钱出事还会落埋怨,再说马凤丽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性格她就不喜欢,她又何必替人家担风险?
魏家两个儿子都是卖力干活的、看起来还算老实,有魏根生和王宝珍的基因在两人也不会坏到哪儿去,只要魏爱军愿意为小舅子开口,卫云开借出去一两百宋月明都不会有意见。
马凤丽一脸失望:“弟妹,这点小事你都不帮嫂子?”
要是魏拥军同意借钱给娘家,她犯得着跟这黄毛丫头开口借钱?
宋月明听到老院有人来串门的说话声,回屋拿出来已经有雏形的毛衣,带上堂屋门向外走;“二嫂子,咱去老院坐着说话吧。”
真去老院,让婆婆知道肯定是一顿数叨,马凤丽有点怕,连忙说:“弟妹,这件事可别告诉咱妈。”
宋月明点点头,两人走出去果然看到三四个老太太身前都放着半袋的麻包,里面是各家分到手的花生,带着自家小板凳,坐在魏家有大太阳的地方,剥花生外加聊天,瞧见宋月明出来,不约而同露出善意调侃的笑容。
“新媳妇会打毛衣啊?”
“宝珍,你家小儿媳妇长的真齐整。”
王宝珍笑的与有荣焉,指指另一条空着的长凳,让两人坐下,宋月明喜欢听老人家八卦聊天,大概是奶奶带大的缘故,可以听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比跟马凤丽说话有意思的多。
马凤丽很有眼色的帮王宝珍剥花生,花生壳稍硬,剥的多了大拇指会疼,有人想个法子,折一截荆条再从中折断却不让它断开,将花生放入其中再稍稍用力花生壳就能裂开,能省不少力。
宋月明帮着剥过一次,就不想再做第二次,王宝珍不是看不出小儿媳妇娇气,不过人家也在做正经事,她也不在意宋月明有没有帮忙,但马凤丽来干活,她就狐疑的来回打量,要是不做啥亏心事,二儿媳妇最会逃滑很少帮忙干活。
这八卦的场合不适合质问儿媳妇,再说要是有事早晚能知道,王宝珍专心沉入和人聊天八卦。
宋月明没出门儿前,黄栀子和人聊天总要背着她,大概是怕说到什么不该她这个小孩子听的黄爆话题,此时在场的都是已婚,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王进不是不能生,他媳妇咋怀上的?”
“啧,你还不知道,王进家媳妇经常去村东头魏启忠那儿。”
“唷,那这孩子像谁?”
“等生出来就知道了。”
小半晌的功夫宋月明就知道这魏水村谁家夫妻间有生育问题孩子不是亲生的,谁家孩子吓着有偏方叫魂,谁家老人下葬前守灵时、不放心家里人要回来‘看看’在灵堂现个影子,谁家老太太准备的寿材最好,谁家闺女待嫁谁家儿子想媳妇,谁是上门女婿经常打媳妇。
不得不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起来不吭不哈的人肚子里知道的事情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到饭点,宋月明准备回家做饭都觉得手上毛衣沉甸甸的,凝聚着八卦的重量。
中午饭她早就想好要做什么,昨晚睡前她活了点面放在锅里发酵,天气太冷,面团借着热灰余温到中午刚刚发好,昨天切好的没调味的海带丝还剩一些,锅里放点油把海带丝放进去加盐和辣椒翻炒,海带丝盛出来,再把活好的面揉搓光滑再切成均匀的剂子,用擀面杖擀开,把海带馅料放进去,跟包包子似的包好收口,再擀成一个圆饼,锅里加一点油,海带饼放进去用小火炕熟就能吃。
宋月明做了十来个,再做碗虾皮冬瓜汤,午饭就可以美滋滋的吃一顿。
吃过午饭,宋月明推开杂物间的门看看昨晚卫云开带回来的草鱼还活着没,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弄到的,那么远带回来鱼还是活的。
卫云开手里的钱不少,但他在农机站上班不过两年,他怎么攒下来这么多钱的?
宋月明肯定卫云开有别的挣钱的法子,说与不说,她早晚都会知道的,而且她觉得这人也没想瞒着她,应该很快就能知道了。
傍晚,卫云开下班回来还带回来一个惊喜——一台稍显笨重古老的收音机。
“这东西怎么用?”宋月明不是装傻,而是真的没看懂怎么操作。
卫云开指给她开关的位置,再教给她怎么调换频道,同时解释:“这里收到的频道不多,能听的也不多,不过解解闷还是没问题的。”
收音机打开,这个年代特有的播音腔传出来,介绍的是一段评书,和这里截然不同的声音。
“太好啦!”宋月明的开心溢于言表。
卫云开挑眉,“等以后给你买电视机。”
宋月明掐着腰,也不问电视机是什么,只笑眯眯的说:“好啊,要是咱们村里能通电就好了。”
电视看不看都一样,她再也不想用煤油灯了。
不过,“你今天早上拿钱了吗?收音机要多少钱啊?”
卫云开摸摸鼻子,略有尴尬的解释:“我忘了跟你说,早上走的时候我拿走了五十块钱,加上我手里的零钱刚好够买。”
“哦对,我刚想起来,上午二嫂来找我借钱说要给她娘家兄弟定媒送彩礼,我没敢给,跟她说找你。”
两相对比之下,卫云开觉得自己没商量就拿钱确实不大对,他连连点头:“等二哥找我再说吧。”
宋月明开开心心去听评书,顺带告诉卫云开锅里有自己新做的海带饼,再炒个菜晚饭就能对付过去。
他们刚吃过晚饭,魏根生就在老院喊卫云开,过去一看,是前段时间宋月明托他们买的粮食弄到了,粮食大白天的不好送过来,晚上黑漆漆的不会引起村里人注意,两袋小麦半袋玉米小半袋花生,还有三十多斤黄豆。
“豆子你可以找人榨豆油,一样吃。”魏根生想的很周到。
宋月明却立刻想到可以发一点黄豆芽吃,要是有绿豆也可以!
卫云开一看媳妇亮晶晶的眼睛都不会有意见,悄悄给她递个眼色。
宋月明心领神会的回新院拿钱,回来时,几个人正用杆秤称重,按着黑市上的价钱一分不少的付给人家,三个实诚的中年男人拿到钱都松一口气,帮着将粮食送到家里又悄悄走了。
卖掉一家人的精细粮食,如果没有迫不得已的难处,谁会做?留着粗粮吃,饿不死就行。
临睡前,宋月明舀出来半瓢新到手的黄豆泡在水里头,再去看看那条草鱼,确定它还活着能撑到黄豆芽发出来便放心关上门去睡觉。
回到房里,卫云开还在听收音机,偶尔还有沙沙声,时而清楚时而不清楚。
宋月明坐下来开始护肤大业,同时催他快去洗漱回来暖被窝,吹灯运动后一夜酣睡,等早晨卫云开起床时,她还是睁不开眼。
“早饭还是你做吧,等你下午回来我再做饭。”
卫云开答应一声,还未下床,被子就已经被宋月明拉走,她自己在床上裹成蚕蛹,一副非常困倦的样子,他一边做早饭一边反思,最近是不是不够克制?
但是,结婚后的日子比他预料中的还要好。
……
今天的老院依旧热闹,宋月明一看,魏家五个孙辈尽数到齐,都在老院里玩耍,见她出来,马凤丽家稍大的一儿一女主动喊人,小雪正扶着弟弟臭蛋儿走路,拉着脸不吭声。
“你妈呢?”
强强大胆爱说话,第一个回答:“我妈去姥姥家了!”
琳琳长得像马凤丽,看向宋月明的目光充满好奇,与她对视后又迅速转移目光,看起来很可爱,与之相比,小雪对她表现的格外沉默与排斥,宋月明大致能猜到是什么原因,但对几个孩子仍旧一视同仁的看待。
谁知道下一刻小雪吃力的抱起臭蛋儿,朝宋月明走过来。“小婶,你抱着弟弟呗?”
臭蛋儿还没起大名,身上穿的都是拾人家的旧衣裳,脸上挂着鼻涕,实话说真的没有大宝可爱,宋月明接过来没有抱着,主要是衣服厚孩子太沉,她将臭蛋儿放在墙根让他靠墙站着,先用卫生纸给他擦掉鼻涕,而后后退两步朝他拍拍手,想让他能学着走路。
臭蛋儿站在墙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试探着迈出步子,张开手朝宋月明扑过来。
王宝珍喂好猪正好看到这一幕,笑着说:“臭蛋儿会走路了?你还怪有孩子缘,可赶紧生一个,到时候我还能给你带,千万别是你们三家赶在一块儿生,那我可真忙不过来!”
“我就是在家带过大宝。”被这样调侃多了,宋月明再听到非常的淡定。
“把臭蛋儿放学步车里头吧,你也忙去,我看着他。”
宋月明答应一声,回去吃饭打毛衣,顺便把泡发的黄豆放到暗处等待它发芽,她专注的做事,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猛地一回头发现魏小雪扒着门框站在那儿,好奇的看她——
“小雪,你可把我给吓死了,你来这儿玩咋不吭声?”
魏小雪话少,不高兴的时候喜欢嘟着嘴巴,齐树云重男轻女,小雪和臭蛋儿差五岁,中间小产过一个男孩夭折过一个女孩,对魏小雪横竖看不顺眼,但王宝珍两口子表面上对孙子孙女一视同仁,对魏小雪没有半点亏待,宋月明直觉觉得魏小雪的脾性有些古怪。
“小婶,我饿。”
宋月明一听,没有迟疑的给她拿一块还热着的馒头,掰开夹上凉拌海带丝,又给她剥一个煮鸡蛋,魏小雪吃的狼吞虎咽,跟没吃饭似的。
“你早上吃饭没?”
魏小雪迟疑了一下,摇头。
宋月明第一反应是气愤,魏家也不缺吃的,齐树云这么虐待亲生闺女是为啥?
这俩妯娌脾气不一样,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一样,且不管马凤丽啥样,但教出来的孩子有礼貌懂规矩,反观齐树云,她对待魏小雪像亲妈吗?
魏小雪吃完就跑了,宋月明想问点什么也来不及,她皱紧眉头暂时没去管,回屋打开收音机边打毛衣边听,时局似乎比她以为的要好很多,但真正期待的关系农民生活的事情还没来。